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3版:杭州城事·屋檐下

72岁的婆婆:脾气不好,双目失明,大腿骨折,全身瘫痪
39岁的媳妇:穿衣喂饭,端屎倒尿,同屋同住,全天侍奉

一个外来媳妇的20年:
一个家,大家都好好的,就是好日子了

  一年四季,她只会在雨天出门,因为老公回家了,20年来一直如此;结婚后,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15公里外的富阳新登镇;她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工作,最亲密的“朋友”是一台缝纫机。

  她之所以这样,一切都和她的婆婆有关。

  婆婆72岁,20多年前因青光眼失明,又因视力问题多次摔倒骨折,严重骨折后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瘫痪。婆婆身边一刻都不能离开人,多年卧床,脾气并不好。

  这么多年守候婆婆的都是这个媳妇,她叫罗冬香,老家在江西井冈山,嫁到杭州富阳已经20年。

家人都好好的就是好日子,只是很愧对儿子,没陪他出过门

  “其实一切都还好的,习惯了。如果说不好,就是很愧对自己的孩子。”罗冬香并不觉得日子过得不堪忍受,相反,她还觉得自己很幸福。她说,婆婆现在的精神很好;只要是下雨,她就能“放假”,因为丈夫在雨天休息;儿子也很乖巧聪明。“一个家嘛,大家都好好的,就是好日子了。”她只是觉得内疚,这么多年,她几乎没有陪儿子出过门,更不用说去旅行。

  坐在钱报记者面前,39岁的外地媳妇罗冬香稍有点发福,整齐的刘海,清澈明亮的眼睛,可以想见她姑娘时期还是挺标致的。

  罗冬香的话并不多,张口就笑的性格。她说,20年前,经堂姐介绍,她第一次来杭州,去了富阳洞桥,没多久她就确定老公是个过日子的好人,于是快乐地从江西遂川县嫁到了富阳区洞桥镇三溪村,尽管丈夫比她大13岁,家贫如洗,床上还躺着一个双目失明的瘫痪婆婆。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过大富大贵的日子,从16岁就离家去广东打工的她只想安安稳稳。

开始婆婆觉得儿媳有所图,动不动对她发脾气

  婆婆叫何芝仙,39岁时丈夫因病去世,50岁患上青光眼,最后双眼失明——4年中的3次摔倒都导致了骨折,最后一次大腿股骨粉碎性骨折让她瘫痪在床。

  对于儿子娶了个小13岁的老婆,何老太一直犯嘀咕,她始终认为这个外地媳妇是有所图,日后必定甩门而去。她对小两口的恩爱视而不见,对孙子宠爱有加,对媳妇却有点提防,动不动还会发一通脾气。

  罗冬香并没有计较婆婆的不信任,她觉得因为儿子出生有点忽略了婆婆,带着自责的心情,她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会加倍对婆婆好——20个年头过去了,这个从来都没“见”过的媳妇,每天和婆婆同屋同住,为婆婆端屎端尿、穿衣喂饭。“有些时候,婆婆有些头疼脑热的,我得陪坐在床上,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婆婆的气色很好,中气十足,她的房间也整齐干净,外人并不能从这里看到一点20年久病的影子。

  再问何芝仙老太太:“你家冬香好不好?”现在的何芝仙总是连连点头,带着很重的富阳口音夸道:“好!好!很好的!”

15公里的生活圈和20年没有回去的老家

  这些年来,罗冬香去过富阳新登镇三四次,镇子离家大概15公里——这是她的生活圈的极限距离。体验这个距离的前提有5个:下雨天、丈夫在家休息、儿子不回家、婆婆睡觉了、家里已经没了柴米油盐。

  除非万不得已,罗冬香不会外出,因为她要留在家里做“来料加工”,产品是手套,布料是附近厂家的,做一双赚5分钱。她知道自己在缝纫机前多坐一会儿就会多一毛、一元钱的收入。“一个月能有将近1000元吧,婆婆跟前不能断人,我守在家里能赚一分是一分。”1000元意味着要做2万双手套,将近700双/天,她自然是没有时间去想外面的世界的。

  富阳,对她来说叫县城,但那已经是她遥不可及的地方,她还没去过一次。“两年前,儿子初中升高中,我想送送,行李都准备好了,但婆婆离不开我,还是没去成。”

  最大胆的一件事情发生在去年——在丈夫和儿子的劝说下,罗冬香在儿子的陪同下回了趟老家江西,这是她结婚20年来第一次回老家,但她已经不知道路,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以前总是我父母来富阳看我,年纪大了还坚持3年来一趟,我走不开,我很不孝……”说完,罗冬香哭了。

  一个外乡女子,曾被人怀疑,曾有过委屈,但她知道婆婆手上的每一个老茧,甚至记得婆婆额头的每一条皱纹,而最终忘记,或者无法辨认的却是自小走过的娘家的路,以及通往镇里的路……

“委屈也有啊,但婆婆是无心的,再过20年,我还是这样”

  “我们要给罗冬香点赞,她是所有洞桥媳妇的表率。”富阳洞桥镇妇联主席、社会事务办主任罗丹芳说,罗冬香身上的善良、孝顺、坚韧让人感动。她说,何芝仙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已经离婚且在外打工,所以罗冬香不仅要照顾儿子、婆婆,还把侄儿也接回了家,“村里人个个都会说罗冬香好,蛮难得的。”

  罗丹芳所言非虚。

  “这个媳妇,阿亮真是讨着了!”在三溪村,邻里们一提到罗冬香,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别人家办酒席,冬香肯定会抽空去帮忙,她烧得一手好菜。”村里一位70岁的老人章金潮说,每次的酒席上,大家都吃开了,罗冬香却总是拿着一只大碗,盛上饭菜,先给婆婆端去。

  邻居们都知道婆婆的脾气,也都知道罗冬香的委屈,他们很是佩服20年如一日的这个外地媳妇,也有人曾经问过,这么多年了,你不嫌烦啊。罗冬香却是这样回答的——委屈有啊,但我婆婆是无心的,其实她老人家心肠很好的。再说了丈夫、儿子还有其他亲人也对我很好,够了啊,我满足啊。至于照顾婆婆是媳妇的分内事,再20年,我还是这样。


钱江晚报 杭州城事·屋檐下 h0003 一个外来媳妇的20年:
一个家,大家都好好的,就是好日子了
2015-03-27 3824536 2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