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8版:余杭生活

余杭农业:
从土地到文字的一往情深

  从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开始,人类文明就已深深地根植于土地之中。由土地催生农业,而农业又接着去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余杭农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先导性地位,对余杭的经济繁荣乃至对全省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那么在解放初期,余杭农业的发展面貌如何,我区对农业的改革又做了哪些工作?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程世华的口述记忆,共同回忆起那段与余杭农业有关的日子。

  三扩四改,余杭土地换新装

  解放初期,余杭(当时称杭县,下同)的农业生产是以单季稻为主。冬季种春花(大小麦、油菜、蚕豆等),夏秋季栽种籼稻。“我们杭县,据我了解,大概是1932年引进的早籼稻,品种叫‘六十日’”,程世华回忆,但当时的早籼稻所占比例并不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余杭开始实施“三扩”“四改”的耕作制度,即推广种植晚稻、粳稻和间作稻,同时,改单季为双季、改土种为良种、改地方品种为推广品种以及改稀植为密植。

  “那时,我们杭县种植中籼稻,籼稻产量低,一般亩产量只有三百市斤”,程世华说,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政府推广种植晚稻,品种以粳稻为主。至于间作稻,即当地农民所称的“嵌稻”,这种双季稻的种植形式原来就有,是指在早稻栽插返青并开始分蘖的时候,在两棵稻之间再穿插“嵌”种一丛晚稻,这样等早稻成熟收割以后,晚稻就长上来了。这种种植形式,早稻和晚稻在大田里有一段共生的阶段。

  第二个任务就是“四改”。在品种改良方面,早稻,改“六十日”为“团头”和“陆财号”(当时推广的两个品种)。晚稻,“当时推广的晚粳稻编号叫‘10509’,是省农科所,也就是现在的省农科院在解放前培育的。”程世华说,该品种在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内种植面积一度很大,被杭县作为当家品种被广泛运用于生产,为全县的晚稻生产做出过贡献。

  “尽手一庹,尽脚一缩”,这句农民的谚语虽带着点夸张的因素,但却生动地反映出以前杭县农民为了省工省力,习惯稀植的做法。“尽手一庹”就是把行距尽量放大,“尽脚一缩”就是把株距也尽量放大。按这种种法,农民种一亩田大概只能种8000~10000丛。在稀改密的过程中,政府提倡“6寸×6寸”的种法,这样一亩田大约就可以种上1.6~1.7万丛,比原来的密度整整提高了六成多,大大提高了全田绿色面积,充分利用光能,以增产量。

  在改旧技术为新技术方面,包括推广两项工作——盐水选种和培育壮秧。过去,农民播前没有选种习惯,为了提高播种品质,推广选种;即通过盐水选种,把一些不饱满的种子剔除。解放初期,盐水比重表很少,相对而言也比较贵,于是就采用土办法:把鸡蛋放在盐水里,只要鸡蛋的上面露出小铜板那么大面积的时候,盐水的浓度就适合于选种。所谓培育壮秧,就是在良好的培育管理基础上,适当地减少每亩大田的用种量和每亩秧田的播种量,使每株秧苗都有足够的空间去利用资源,达到高产的效果。这两项技术,现在看起来很简易;然而那时却费了不少的精力、时间去宣传、推广。

  第四个改就是冬闲田改种绿肥和春粮。绿肥就是农民所讲的花草,也称“红花草”,学名 “紫云英”。在冬天种下花草,等到开春生长繁茂并开花的时候,把它翻耕到土壤里,以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为第二年的丰收奠定基础。冬闲田种春粮,等于多种了一季粮食。春粮是指冬天种的麦子、油菜、蚕豆等。此外,为了提高农作物抗灾的能力,当时还大力推进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促使农田方正化,减少田埂,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料和增积泥肥、土杂肥等来提高施肥水平。

  从互助合作到人民公社,杂交水稻树典型

  20世纪50年代,余杭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推广互助合作。当时的互助合作分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两种形式。互助组通常都是5~7户,或者是10来户土地比较毗邻的农户,经过自愿组合,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有分有合,互相帮助进行耕作、插秧、收割等农田作业,到年终结算,互相找补劳动人工差额。

  50年代中期以后,互助组就逐渐升级为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又分初级社和高级社二种形式。

  以程世华亲身经历的两个合作社为例。1954年春天,程世华被分工到瓶窑区长命乡金家弄口合作社蹲点,帮助创办合作社。当时的社员有21户,属纯稻产区。实行自愿入社,土地入股,收益按土地、劳力比例分配。金家弄口初级社是瓶窑最早创办的三个合作社之一,在当时的杭县也是小有名气。1955年,程世华又被派到临平区东安乡的长树廊村高级社蹲点,由于当地是水稻、络麻以及水产养殖业等综合经营地区,因此,其经济水平明显比长命乡发达得多。

  1958年,互助合作发展为人民公社。1978年2月,程世华作为杭县农业学大寨工作组的一名成员被分配到瓶窑的潘板公社去蹲点。当时的潘板公社共有11个大队,65个生产队,有2849户,11874人,耕地面积有14685亩,其中水田14321亩。杂交稻当时是新生事物。1977年,潘板的求是二队自发种植了120.3亩的杂交稻,结果平均亩产达到了335公斤,比常规稻增产了19.6公斤。公社党委由此受到启发和鼓舞,想借工作队进驻的东风,走杂交化夺取高产的路子。当年,他们就打算种1万亩杂交水稻来达到全公社粮食高产的目的。作为公社万亩杂交稻示范样板的实施技术负责人之一,程世华在队委和公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与其他的工作人员一起,通过全面发动、反复讲课、筹划组织、树立典型榜样、巡回实地指导等方式,将杂交稻这一新技术传播给公社里的每一个种植农户。那一年,潘板全公社实种杂交水稻11365亩,加上制种田308亩,一共11673亩,占到晚稻面积的81.5%。全公社晚稻平均亩产364公斤,其中杂交稻379.5公斤,公社的粮食全年产量跃增到10092.85吨,年均亩产达到738.5公斤,比上一年的总产量增加了41.9%。万亩杂交水稻的样板示范目标实现了,而且还是全省范围内唯一在一个公社实种万亩杂交稻的典型,这个成绩轰动了全局。因此,潘板获得了省人民政府1980年的科技成果一等奖,程世华本人也被评为优秀队员,县委授予了他1978年度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农业历史,乡土情深

  从农村基层行政到农业技术推广,再到被选派上农学大学,程世华的一生都在与农业打交道。1981年,程世华开始负责《余杭农业科技资料汇编》,每年编辑一本,刊印。1991年退休后,因为组织留用,程世华又连续编辑了18期。

  “当时搞这本书的原意,主要是围绕我们本系统的农技人员,包括农民技术员,促使他们系统地汇报工作成果并且交流、推广农技经验,同时促进我们系统的农技人员钻研业务。”程世华说。《余杭农业科技资料汇编》作为一本内部刊物,既是一本农技方面的工具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存史作用。

  1985年,县委和县政府发出编撰《余杭县志》的通知。7月,县志工作会议要求农业局提供有关农业方面的素材。8月,县农业局党委亲自挂帅,着手筹备。程世华因负责了18年《余杭农业科技资料汇编》的编写而成为该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县志修完以后,积累了大量农业方面的素材,在县志办的指导下,程世华等人又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最终编成了一本农业专志。程世华介绍,该书1988年编成,初稿有3篇、20章,大概40来万字。当时参加编写农业志的同志一共有29位,参加评审跟咨询的有70多人。“这本志实际上是集体成果,我不过是由于分工,作为主编而已”,程世华说。

  论老有所为,程世华绝对是一个典型。退休后,程世华开始了对良渚文化的研究。“良渚文化这个课题很大,我非专业,难承担;于是就将其缩小些,仅搞良渚文化中的农业部分。”20年来,程世华共收集了有关良渚文化遗址资料700余条,约38万字符。

  除了热衷良渚文化的考古,程世华还在2007年2月向余杭区图书馆捐献书籍一千多册,其中大部分为农业方面的知识。

  “一直觉得自己应该积极地为党、为组织做出点贡献。”虽然籍贯不是余杭,但程世华早已将余杭作为了他事实上的故乡。或许这就是他一生为农业,处处为余杭的真正原因。

  刘红 傅艺 葛玲燕 整理


钱江晚报 余杭生活 y0008 余杭农业:
从土地到文字的一往情深
2015-04-10 3841285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