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i0007版:富阳生活

清明雨飞白花开
英烈精神永常在

  清明时节雨纷纷。2015年清明节的下午,富阳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春暖公益会)的二十名志愿者在春暖公益会长孙军涛的带领下,前往富春街道宵井村烟头山抗战陵园扫墓,随行的还有黄埔军校同学会富阳分会秘书长王江龙老先生。

  自2014年《富阳发现大型抗战将士陵园》系列报道以来,烟头山上所埋葬的上千名抗战将士的事迹为世人所关注。据笔者得知,这上千名抗战将士大部分是湖南籍,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最大的也仅二、三十岁。他们这些年轻的生命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者,抛头颅、撒热血而战死他乡。7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和他们的历史应该让更多人知晓,让更多的后人知道这里曾经有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志愿者一行人先来到山脚下。据相关人士介绍,这里曾经是陵园的中间部分,但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在此建过工厂,整个陵园被占去了三分之一。志愿者们用锄头、柴刀等工具在山脚整理出一块平地,摆上香烛、供品……全体志愿者面向烟头山上方,为抗战而献身的英雄们焚香祭奠。

  山脚下祭奠仪式完毕后,志愿者们沿着蜿蜒小路,穿过几垄抗战将士墓葬处,来到陵园的最高点。据村民朱师傅介绍,7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座20多米高、底座呈长方型、上面呈圆筒碉堡状的纪念碑,在十里开外的地方还能看到它。围着纪念碑的是一个呈半圆状的围墙,外面围有铁丝网,还有两条水沟淳淳的自上而下地流着。在纪念碑右侧,矗立着许多长条型的青石板,上面刻有战死的英雄姓名和事迹等一些有关抗战陵园的资料。但是时间过去了太久,这些陵园建筑早已残败不堪,如今在剩下的几块石板上只能依稀看见几个文字和不到10厘米高的残缺纪念碑地基……

  春寒料峭,风过处,落叶阵阵,这些遗留在陵园角落的将士墓碑,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他们的抗战经历和他们血与火的青春。志愿者们清扫了地上的枯枝败叶,王江龙秘书长代表他们黄埔军校同学会向抗战英雄们敬献了花圈,并贴上挽联以寄哀思。

  第二项祭奠仪式完成后,朱师傅带着志愿者们在草丛中寻找到了几块阵亡将士的墓碑。无情的岁月把墓碑染成青色,斑驳的英烈姓名展示给世人历史的沉重和曾经那烽烟四起的战火年代。此刻,志愿者每个人的心中满是崇敬之情,这些为了抵抗外来侵略者而战死他乡的年轻生命,已经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子孙后代带来了今天幸福的和谐生活,是中华儿女的好榜样。

  自2014年9月以来,春暖公益和富春街道宵井村村支两委成立烟头山陵园维护小组,向社会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意在向社会呼吁为我们的抗战将士留一方净土安眠,有一个遮风挡雨之所安息。富阳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春暖公益会)向社会发出倡仪,发起募捐。只为警醒世人:勿忘国耻、缅怀英烈,不让甲午战争、日军侵华战争等历史重演。


钱江晚报 富阳生活 i0007 清明雨飞白花开
英烈精神永常在
2015-04-10 3840846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