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蜱虫钻进了裤裆……
中年男子跑进市中医院求助;再次提醒:眼下正是蜱虫活跃期,外出郊游爬山最好长衣长裤
本报讯 “看,养了两天,这两只蜱虫还活着,四脚乱动的。”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的办公桌上,一个透明小瓶子里,两只小黑虫活蹦乱跳的。这可不是他养的宠物,而是从病人身上取下来的,其中一只竟然钻进了某位男士的生殖器里。
清明扫墓回来
多了一颗黑痣
前天中午,陶承军的专家门诊,一位四十出头的高大男人有些不自然地走了进来。
“医生,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虫子,吓死我了,是从我的那里取出来的。”男人有点不好意思。
陶承军把小虫子接过来一看,小东西身长约3毫米,颜色是淡咖色的,身体扁扁的,前面有两个触角,正动得欢。
“这是蜱虫!最近有没有去过山上和树林什么的?”陶承军问男人。
后来得知,男人清明节上山扫墓,墓地在荒郊野外,坟头上杂草丛生。“我看野草都长得有一人多高了,就弯腰去收拾了。”男人说,当天回来没觉得有异常,第二天洗澡的时候,低头发现生殖器上突然多了一颗黑痣。当时就一个小黑点,他也没在意,可后来这个黑点越来越大,像小米粒一样,还隐约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男人用火消毒的绣花针挑破了,用力一挤,竟然一只小虫子蹦出来了。现在想想,他都觉得后怕。
无独有偶。47岁的温州人程大姐,清明扫墓回来后,右手臂腋窝里也多了一颗黑痣,不痛不痒,也没有感觉。第二天,黑痣像吹气了一样,变得足足两倍大,感觉里面一跳一跳的。家里人帮她小心翼翼地划开周围的皮肤,“竟然是一只一厘米大小的虫子。”
每年4月到10月
是蜱虫活跃期
陶承军介绍,蜱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常见的蜱虫身体只有半粒芝麻大小,呈灰色,吸血后身体惭惭变大,肤色也会变成暗红,但不同的蜱虫在颜色上会有些色差。
“此外,蜱虫分为软蜱和硬蜱,在我接诊的蜱虫咬伤患者中以软蜱为多,占80%以上。”陶承军说,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
浙江省内城市蜱类虫害要比山区轻,因为城市里的绿化几乎都是人工养护,很少有野生动物。如果草丛里没有野生动物,它没有食物就饿死了。一只成年蜱虫不吃不喝在冬季它消耗量最少的时节,可以生存一到两个月。在杭州地区,蜱虫多见于杭州周边郊县,有山有树的地方。比如,余杭、临安、萧山等山丘交接地带。而在市区,一些杂草丛生的山区也是蜱虫较多的地方,如宝石山、小和山等区域。
“外出郊游、爬山,还是要小心,最好穿长衣长裤出行。”陶承军提醒。
被蜱虫“叮”上出现发烧等症状
要及时就医
陶承军说,蜱虫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如果被咬后出现发烧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蜱虫“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引发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蜱虫是媒介生物,可传播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蜱虫叮咬人的同时会释放出一种麻醉物质,然后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还会分泌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慢性螺旋体病毒,导致慢性迁延性红斑,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部位并发症。
“因此处理这种‘坏分子’,绝对不能对它来硬的,如果你硬要拉它出来,它不仅会越拔越往里钻,而且还可能会直接拉断它,导致它的头留在体内,致使毒液渗透进人体。”陶承军说。
发现蜱虫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挤破;可用镊子等工具夹取,再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 本报通讯员 徐尤佳 本报记者 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