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5版:宁波城事·甬现

53岁捐献造血干细胞
协警彭海平,好样的!

医务人员说,他的体检指标全正常,这年纪身体这么棒真是难得
他也是我省捐献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

  4月9日上午,为挽救一名北京白血病患者的生命,53岁的协警彭海平从宁波江北中马派出所出发,赶赴杭州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将于4月13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他也成为江北区第2例、宁波市第39例,浙江省第2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成为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见到彭海平时,还真没看出来他已有53岁了,皮肤紧绷,精神状态也不错。同事们说,哪怕是晚上通宵值班,很累的情况下,他也不歇着,在派出所大厅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做两个俯卧撑。

  三年前的一次体检

  让他下定决心改变生活方式

  12年前,彭海平就登记成为宁波造血干细胞最早完成血样入库的志愿者。“配型能成功本来就很难得,更难得的是,53岁的他体检各项指标中没有一个箭头,说明全都正常,完全健康,这让这次捐献的成功几率增大了。”宁波江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郑代丰感慨道。

  其实,3年前,彭海平的体检结果可没现在这么好,高血脂、高胆固醇。看到体检报告,他有些被吓到了。那一年他已过知天命之年。“如果马上不采取措施,各种毛病可能就要找上我了。”

  这次体检结果让彭海平下定决心改变生活方式。他先从饮食开始改善,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健康饮食后,他给自己列了怎么吃的单子:多吃五谷杂粮、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鱼虾少量。每天晚上,他都会提前把小米、黑米、红枣、山药等放在锅里,定时熬粥,第二天的早饭就是这个了。

  运动当然也必不可少。彭海平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做半个小时自编的“体操”,伸伸腿、弯弯腰、转转身体等,主旨就是拉伸身体。晚饭后则是强度大一点的运动,他通常到楼下快速大步走,坚持至少1个小时以上。周末要是轮到休息,他也不肯闲着,去爬爬山、吊吊单杠。

  哪怕是坐着看电视,彭海平也不忘身体健康,一看到有讲养生的节目,就会停下来看。

  半年后,个头1米7的彭海平,体重从76公斤降到了70公斤。他说,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拉着老婆一起快步走

  劝说身边同事少抽烟多动起来

  “其实我认为,什么锻炼方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9个字:管住嘴、迈开腿、心情好。坚持一段时间,保证有效果。”彭海平乐呵呵地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尝到这九个字带来的甜头后,彭海平不再只满足于自己的健康,他将目光对准了身边的人,头一个就是妻子。“早上我起得早,她起不来。去年过完年,我就开始拉着她一起傍晚快步走。”

  效果当然有,不过彭海平觉得远远不够。妻子爱追韩剧,走完路一回到家就赖在电脑前。他正在寻找新的办法,让妻子不要停留太长时间,“不然对颈椎不好。”

  同事也被彭海平影响甚深。就像抽烟的同事,现在一看到彭海平,就会主动掐灭烟,因为知道他要“唠叨”个不停,劝大家少抽烟。

  “晚上通宵值班,很累的,他也不歇着,在派出所大厅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做两个俯卧撑,还号召大家都动起来。”江北派出所的一位民警说。

  得知配型成功后

  他重新制定了健身方案

  得知配型成功后,彭海平特意买了本健身方面的书籍,制定健身方案;同时为了加强身体保养,他除了改变自己晚睡的习惯外,还一口气买了三千多块钱的进口保健品。

  “我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养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彭海平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将于4月13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他说,得知自己配型成功后一直很高兴,“这不仅仅是因为多年的夙愿将要实现,更重要的是我有机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彭海平成为了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我国规定干细胞登记年龄段为18-45周岁,郑代丰介绍,彭海平在45周岁前完成干细胞血样登记入库,55周岁前完成捐献救人,是符合相关规定的。


钱江晚报 宁波城事·甬现 n0005 53岁捐献造血干细胞
协警彭海平,好样的!
2015-04-10 钱江晚报2015-04-1000006;3843089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