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2版:宁波城事·资讯

垃圾分类推行两年,8万户居民已渐渐习惯“分好再扔”
今年目标:城区45%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市委书记刘奇提出——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本报通讯员 范奕齐 本报记者 王凯艺 文/摄

  转眼,宁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快两年了,如今已有8万户居民将厨余垃圾单独归类,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

  2013年的时候,宁波就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提出5年计划,投资逾15亿元来施行该项目。随后,市区各试点小区陆续推广垃圾分类。

  钱江晚报记者昨日从国医、划船等试点社区了解到,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居民嫌麻烦,垃圾分类意识淡薄。不过,经过志愿者日积月累地监督、引导,越来越多的人上了心,也愿意接受并养成新习惯。

  昨天,2015年宁波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方案公布,依照目标,今年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50%,其中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45%,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中小学校的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到55%。

8万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市民分类意识还未形成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市城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历经四年筹备,2013年7月宁波正式启动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并拉开垃圾分类的序幕,总投资约15.26亿元。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宁波还有个5年计划,实施周期为2013-2017年。目标是到2017年,市中心城区基本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与循环利用的设施体系。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5%的资源回收利用率和15%的人均垃圾处置减量率。

  如今,5年计划推行快满两年,据官方统计:目前市区已经有近8万户居民家庭参与其中。实行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的分类收运量日均接近28吨,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从2013年的77.8%提高到了84.4%。

  不过,市城管局局长李谦却表示,“目前市区的垃圾分类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不少市民的分类意识还没有形成,能够长期坚持的也并不是很多。”

志愿者每天翻垃圾桶“挑错”

居民看了不好意思再乱投

  位于海曙区的国医双拥小区,去年3月底正式在居民中施行生活垃圾分类,整个社区共设6个垃圾分类丢放点。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在小区看到,每个点都并排放着一绿一黑两个大垃圾桶,绿的丢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则放黑桶。其他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则另外设点供居民投放回收。

  小区垃圾分类监督员许蓓介绍,经过一年的宣传、引导,现在小区800多户居民中,将近七成能较为自觉和准确地投放生活垃圾。

  许蓓说,30名居民志愿者,每天早晚两次轮班到投放点监督并指导,最难得的是,他们还要一袋袋垃圾重新翻看并从中“挑错”,直到全部精准归类。”

  志愿者陈阿姨表示,头几个月十有八九要放错,而且很多人压根没当回事。只能一遍遍地引导,后来大家都慢慢有了意识,多次改进后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一位居民表示,看到这些志愿者日复一日不辞辛苦,就更不忍心把垃圾随意丢放了。

  70多岁的倪阿姨和老伴住在博文巷101室,她说自己年纪大记性差,就把垃圾分类的操作指南贴在门后,不知道怎么归类了就去瞅一眼,出门丢垃圾前再对照着检查一遍。

  当记者问:“麻烦么?”倪阿姨笑着坦言:“确实麻烦,而且改掉原来的习惯不容易。但知道这样做对大家都好,所以一直在坚持。”

  然而,令工作人员最头疼的是,由于小区10%以上是租户,而这些租客流动性大,素质又参差不齐,成了最难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一群人。

今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

覆盖率的目标是50%

  在昨天举行的全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上,垃圾分类再次被重点提及,并成为亮点。宁波市委书记刘奇提出:要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宁波人的“新时尚”。卢子跃市长也谈到:垃圾分类关系到下阶段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钱江晚报记者获悉,依照《2015年宁波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城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50%。

  今年,居住小区、学校及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被列为重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三大阵地”。居住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45%,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要达到80%,垃圾分类收集服务的满意度也要达到80%,并继续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中小学校的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将达到55%。


钱江晚报 宁波城事·资讯 n0002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2015-04-10 3843115|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