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3版:浙中城事·金华地理

文章导航

市民方先生向金华博物馆捐赠20多件抗战时期出版物
当时金华是全国五大文化驿站之一,为宣传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笔尖上的抗战

  这几天,金华市博物馆发出文物展品“征集令”,希望市民拿出压在箱底的“宝贝”,充实博物馆馆藏。昨天一大早,市民方先生带着厚厚的一摞出版物,走进博物馆大门。

  他带来20多样“宝贝”,大多是抗战时期在金华出版的报刊书籍,年代久远,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其中就有好几期他们一直在寻找的《浙江潮》,还有《东南日报》、《战时记者》、《新青年》、《大风》等当时发行的重要刊物。

  其中《浙江潮》名气很大,听说过它的人很多,但见过《浙江潮》实物的人却很少,连金华档案馆、博物馆都没有,这下可以弥补空白了。

  如今,在金华古子城酒坊巷126号,还有《浙江潮》旧址。

  博物馆负责人徐卫说,抗战时期,金华作为省政府所在地,一度成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文化空前繁荣,在金华出版发行的期刊杂志有上百种之多,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起到独特的作用。“这些珍贵实物,对于研究金华抗战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

文物爱好者辗转全国

收藏抗战时期的文化刊物

  昨天上午,记者在博物馆见到了这批珍贵文物。

  《东南日报》、《战时记者》、《新青年》、《浙江潮》、《大风》、《浙东民报》、《东战场》……20多本刊物,整整齐齐摆了一桌子。经过70多年岁月淘洗,大多纸张泛黄,边角卷曲。

  除了报纸期刊,还有《英大机电(创刊号)》、《浙江省立实验农业学校报刊》、《国际纵横谈》、《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江边血泪》等一批战时在金华出版发行的校刊、教材、理论和文学作品。

  捐赠者方先生用手轻轻抚摸着它们,透过泛黄的纸页,仿佛还能感受到抗战时的烽火硝烟。

  方先生是一位文物爱好者,四五年前偶然接触到抗战时期金华文化,非常着迷,就开始辗转全国各地收藏这个时期的文物。原本打算在抗战70周年时办个展览,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成。

  前段时间,看到博物馆的“征集令”,他心思一动,这批报刊书籍本身经济价值不大,自己也不是专业搞学术研究的,倒不如捐给博物馆,有利于文物保存,也能充分发挥历史和学术价值。

  “多余的不说,就是希望你们好好保存,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方先生的话和他身上的衣着一样朴素。

  记者了解到,博物馆设有一个抗战文化展示区,今年10月开馆后,这批文物与大家见面。

战时金华成为东南文化重镇

众多文化人士聚集于此

  在这些刊物中,记者发现有一份由省教文会联合金华多个刊物出版的民国三十年(1941)《元旦特刊》。纸页已经有些残破,用一个铁皮夹子夹着。

  翻开扉页,可以看到联合出版特刊的媒体有《浙江潮》、《新青年》、《浙江青年》、《浙江妇女》、《台湾先锋》、《战时记者》、《作者通讯》等。

  目录上可以看到《浙江政治的动向》、《今后制敌战略研究》、《略论敌寇的经济和外交》《浙江青年的任务》《文化门外谈》《日本新闻杂志研究》等文章,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通过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当时金华报刊杂志出版的繁荣程度,也体现出金华作为抗日文化城的地位。”徐卫说,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迁金华,金华成为当年浙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自南京、上海、杭州等铁路沿线撤退过来的大批青年学生、进步文化工作者,还有从延安、山西、重庆等地由共产党派遣的文化工作者,先后汇集在金华,从事抗战文化工作。

  四五万人口的浙中小城一下子增至十多万人。

  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在全国5个城市———重庆、桂林、西安、金华、兰州设立“文化驿站”,金华成了全国五大文化驿站之一,也成了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

  在重庆的茅盾就撰文:“今天的中国文坛已形成了好几个重心,重庆是一个,而桂林、延安、昆明、金华, 乃至上海, 也都是其中之一……随着战局和政局的发展,金华一跃成为东南文艺的据点。”

战时金华发行的报刊杂志达100多种

甚至影响到西南大后方

  那时的金华,同桂林齐名,被誉为抗日文化城。

  有学者研究,四五年时间里,到过金华的著名作家、学者、新闻记者等多达100多人。

  他们或参加战地服务团,或编辑出版刊物,从事著述,发行图书,用各种方式为繁荣该地抗战文化做出了贡献。

  酒坊巷是金华著名的抗战文化巷, 抗战爆发,大量报刊杂志都在这里发行,不少通讯社、编辑部也设在这里,至今仍有不少抗战遗址。一些文化人士和著名大学教授、学生在巷中宣传抗战,一时间可谓“报刊林立、杂志遍地。”

  据《浙江省战时出版杂志目录》记载,抗战期间浙江有期刊近500种,其中金华就达100多种。

  有学者研究,在金华创办的《浙江潮》、《东南战线》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发行区域不仅遍及东南地区,还远销西南、西北等地。比如,《东南战线》一刊,就在全国设立几十处发行点。

  众多抗日团体创办了《战时生活》、《台湾先锋》、《新中国》、《东方周刊》、《文化战士》、《东南儿童》、《刀与笔》等20多种刊物。还有《抗卫报》、《大风》、《大路周刊》、《东南儿童》、《新中国》、《抗建论坛》、《妇女战线》、《战地半月刊》、《东南战线》、《青年团结》。

  《东南日报》社及印刷厂、台湾义勇军总队所在台湾《台星》特刊等,都在酒坊巷内外开展了许多抗日宣传活动。

  除了发行报刊杂志,金华还设有全省性的战时作者协会、新闻学会等,由胡愈之、范长江主持的国家新闻社,也在金华设立办事处。这些报纸刊物在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宣传抗日、团结御侮和唤起民众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影响力辐射周边省市,并远及西南大后方,在金华文化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旧址今何在

  岁月流逝,很多抗战时期的刊物都没有留存下来。当时影响较大的《浙江潮》、《新青年》、《台湾先锋》,连金华档案馆也找不到踪迹。

  只有酒坊巷里一些旧址,依稀还能看出当年金华城里“报刊林立、杂志遍地”的繁荣景象。

  1、《浙江潮》

  旧址在酒坊巷126号,列为金华市文保单位。

  抗战初期在浙江很有影响,由黄绍竑兼任总司令的“浙江省抗日自卫总司令部”出人出钱,于1938年2月24日在金华创办,主编是著名进步文化人士严北溟。

  作者范围很广,金华和东南各地的杜国庠、王亚平、何家槐、邵荃麟、骆耕漠等几十人,还有远在西南的著名学者和文化人,如胡愈之、夏衍、千家驹、范长江等几十人。

  2、《东南日报》

  前身是《杭州民国日报》,是东南地区有着广泛影响的著名大报。

  1937年11月中旬,报社撤离杭州迁至金华,总社社址在金华城内塔下寺蒋氏宗祠,1939年7月7日迁往金华城外望府墩,至1942年5月金华沦陷,四年半中,共出版1500多号。

  3、《战时记者》

  社址在金华塔下寺寺前街19号,由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主办,于1938年9月1日在金华创刊,月刊,16开本,每期向国内外发行2300多份。

  《战时记者》第一任主编是《东南日报》主笔杜绍文,曾任《东南日报》总编辑的汪远涵也担任此刊主编,内容主要为新闻学理论研究与探讨、对战时新闻学的业务性指导、新闻史研究、进行新闻学教育等。

  本报记者 朱浙萍/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金华地理 j0003 笔尖上的抗战 2015-05-07 3873506 2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