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科教·新闻

杭州有个孩儿巷中学,65届三(4)班的32位同学已白发苍苍

50年初中同学会,年华仿佛不曾走远

每学期学工学农,去孤山拔草,去龙井采茶……这样的课业你羡慕吗

  南宋诗人陆游在临安(今杭州)居住了30年,一首描写杭州小巷风情的诗《临安春雨初霁》脍炙人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八百年前,临安城内那条深巷正是如今的孩儿巷。春去秋来,孩儿巷作为杭州老街被保留了下来,可孩儿巷中学却因文革而改头换面。

  “为什么孩儿巷对我们影响这么深?因为我们的母校在这里,师生情在这里。”60多岁的张振常回忆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新中国的风雨,也享受过新中国的幸福。”

  上周六,当年杭州孩儿巷中学65届三(4)班的32位老同学,在西湖边南宋官窑博物馆久别重逢,说起往事,历历在目。50年同学会上,他们一起怀念曾经逝去的青春。

  当年淳朴班风

  排队扫厕所

  50年前,一群戴着红领巾,蹦蹦跳跳跑进校门的初中生,如今已是白发苍苍。50年后再聚首,说起班主任翁乃斌老师,大家都说“忘不了,忘不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同学们的眼里,当年的翁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帅哥,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翁老师在操场打羽毛球的样子,更是迷倒了一大票女同学。

  “当时班里的风气真好,同学们个个都是活雷锋,天天做好事。”翁老师说,1963年,全国上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班里同学人人争当“学雷锋骨干”。

  卫生委员黄淼珍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赶在早自修之前,把楼梯打扫得干干净净。“那时候的教室铺的是木地板,班里同学拿着抹布天天擦地板,地板干净得可以赤脚走进去。”一下课,厕所门口就排好了队,大家都抢着打扫厕所、倒马桶。越是脏活、累活,同学越是要抢着干。

  “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积极,今天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黄淼珍笑着讲起了这段光荣的故事。

  当年淳朴同学

  一件衣服穿3年

  袁新老师看上去一脸慈祥,笑眯眯地坐在人群中间,安静地听大家谈笑风生。袁老师是班里的语文老师,自己当了一辈子老师,她觉得这一届学生很单纯,很淳朴。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都很和谐,没有功利心。同学们一心想着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出力。”说到这里,站在一旁的语文课代表胡雅芬抽出一张餐巾纸,仔细地替袁老师擦擦嘴角。

  胡雅芬说,当年的孩子哪有什么攀比心,各家各户都是一样的,根本没得比。孩子们的眼睛里就露出一个字:纯。以前,隔壁班有个孩子,开学的时候穿了一条灯芯绒的衣服。等到毕业那天,衣服已经缩到肚脐眼上了,他还是大大方方地穿出来。

  说起当年学费情况,胡雅芬笑了笑,说:“学费便宜得要命!一个学期才几块钱。”那时候物质生活贫乏,一户人家有好几个孩子,家长工作忙,根本管不过来那么多孩子。

  “那时的孩子哪像现在娇气,我们每个学期学工、学农劳动,去孤山公园拔草,去萧山田间地头剥络麻,清明前后去龙井帮忙采茶叶。”班长张铭和回忆起当年,特意做了一首诗《初中三年》:“小小一屋读书郎,先生教你做文章……”

  钱报10年前的报道

  帮他们找到老同学

  10年前,钱江晚报曾报道过这个班40周年同学会,当时参加聚会的同学还只有一小部分。

  “毕业一年后,我就下乡去了黑龙江,一去就是10年,和同学们也都断了联系。2005年10月,我在钱江晚报上看到老同学会的报道,我仔细一看,孩儿巷中学65届三(4)班,就是我原来的班级!”韩富林激动地告诉记者,当时他看到报纸后,立马联系了班长张铭和。

  有缘千里来相会,一张报纸让当年的老同学重新聚到了一起。

  组织者赵桂泉告诉记者,为了筹备这次50周年同学会,他们曾经开了两次预备会,许多老同学特意从上海、嘉兴、建德、昌化赶过来,最远的是从重庆赶来。尽管如此,班里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联系到,同学们希望通过钱报的平台,帮助他们继续找回原来的同学:

  “亲爱的孔建华、章文英、叶鑫海、徐连珠、刘昆山、沈志跃、朱咬齐、洪佰英、陈桂珠同学,孩儿巷中学65届三(4)班的老同学们在等你们回家。”

  本报通讯员 常卓谨 本报见习记者 张冰清


钱江晚报 科教·新闻 a0014 50年初中同学会,年华仿佛不曾走远 2015-05-19 3887160 2 2015年05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