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失联人员家属漏夜奔赴湖北
他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依旧祈望奇迹
何传琳,男,74岁;李淑华,女,57岁;沈良和,男,77岁;张桂娥,女,74岁。
四个普通的宁波人,来自三个普通的宁波家庭。
5月28日,他们通过上海协和旅行社宁波分公司报名,从南京出发,踏上了“东方之星”客船。退休后好好出去走走看看的心愿,正在慢慢实现。
没有人想得到,6月1日夜里,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
他们,生死未卜。
家人,祈望奇迹。
宁波失联人员家属漏夜奔赴湖北
他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依旧祈望奇迹
昨天晚上8点多,我站在候车室里,周围是拖着行李的旅客。我什么都没带,却觉得情绪比他们所有人都沉重。
可是,我的这点沉重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我将要等来的那13个人,他们的心才是最沉的。
何传琳的大女儿拖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走进来。我俩上午就见过,她当时和我说了父亲的情况。
她的父亲何传琳,是宁波鄞州的一名老医生,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但是当医生的,退休返聘也是常有的事,何传琳也是这样,平时身体挺硬朗的,所以70多岁了还在给人看病。
我发觉,此时坐在候车室里她,脸上除了悲伤,更添了一点期待。
他们急切地想要到达监利,客船沉没的地方。“如果到了武昌,旅行社半小时内没有安排车给我们,我们就是打车,也要第一时间赶过去。”何的家人说。
李淑华的家属一行四人,就坐在何家人的对面。他们几乎没带什么行李,脸上写满了迷惘。
“也不知道带什么,能带什么?”
开口的是李阿姨的侄子。他说,婶婶和何传琳,是东湖花园小区的邻居,之前就是朋友。
5月28日,是李阿姨的女儿送两位老人上车的。
“这龙卷风,当地没有预测吗?”旁边李阿姨的儿子坐不住了,一句话问过来。
我答不上来,只好说,听说今天那边还救出几个人。他们听了又有点激动,连说要快点去看看,去看看。
“出发前,我女儿就舍不得奶奶,不让她去。”李淑华的儿子喃喃地说,“我女儿每天都要和奶奶通电话,出事那天是儿童节,她下午还跟奶奶联系过,电话里听不清楚,只知道要上船去下一个地方了,景色挺美的。”
沈良和和张桂娥,是宁波海曙的一对老夫妻。我在候车室里,没有找到他们的家属,但听旅行社的人说,他们一共去了6个人。
我并不意外,两位老人来自一个儿孙满堂的大家庭,他们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孙辈也成家了。
上午,沈良和的孙女小周和我聊过几句。
她说,爷爷奶奶听社区里的人介绍长江游轮的这条路线,觉得挺不错的,就去报了名。
说说是在宁波报团的,其实旅行社是上海的,人家不负责把你送到南京去。
“大巴不来接,我们就不去了。”起初,家里人很担心,父母最远也就跟团去过北京,坐游轮还是头一回。
但是,老两口自打报名就期待着这场旅行,坚持要去,儿女们拗不过,也只得同意。
出事当天,老两口给家里打过电话,说正跟团在黄鹤楼呢。“还叫我们不用打电话去了,有事会再联系的,当时听起来心情很不错,哪里知道晚上就出事了。”
从宁波到武昌的Z32次列车,很快开始检票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
他们拖起行李,走向进站口,很快就被挤入人流中,看不见身影。
对于结果,他们都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可是,谁会不希望能有奇迹呢?
本报记者 邹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