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全民阅读周刊

文章导航

一个漫画展,一本漫画集,是另一种抗战往事

以笔作刀,绘出那时的昂扬

  2015年,无数人在寻找70年前那场战争的旧忆。

  遗址、老兵、老照片;消隐,永逝,闪回。无论如何,在教科书的数字和事件之外,我们借此得以走近那场战争的细节,虽然,它的残酷不忍目视。

  事实上,对现代人而言,寻找1945年之前那段湮没良久的记忆,十分艰难。即使如此,总有人试图重新揭开那一页,去面对一个民族彼时的同仇敌忾,同时,告知又一代人。

  这两天,一个漫画展正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展出,37幅漫画作品都是抗战题材。它当然不是来自这个时代的漫画家之手,走近细看,作品之上,是一个个让人撼动的名字——李可染、张乐平、华君武、叶浅予、张仃……70年前,他们正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是那个时代的青年。

  报人刘一丁是这些漫画的收集者。

  这37幅漫画,仅是抗战老漫画的一部分,更多的被收入了《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中国抗日战争新闻老漫画选》(红旗出版社)这本书。为了这些老漫画,刘一丁奔走在杭州、上海、北京的图书馆以及古玩市场。

  1931年到1945年,15年间,在英勇抗争的民众之间,手无寸铁的漫画家以笔作刀枪,投掷出另一柄抗敌的利器——它记录暴行,记录抗争,挥洒对敌人大势已去的快意;它让前行的人继续前行,让沉睡的人幡然醒来。

  更重要的是,它印证了那些真实残酷、不容抹杀的存在。

  李可染的《杀人比赛》,是画家读了1937年12月13日《朝日新闻》关于两名日军少尉在南京杀人比赛的报道之后而作,当时登载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重庆版)上,为日军侵华罪行留下了铁证;叶浅予的《为仇恨而生》则描绘了普通民众的逃亡离散,衣衫褴褛的妇女拖着儿女,艰难躲避着天空中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

  一幅幅漫画,是那时的历史与民间。

  对于那场已经结束了70年的战争,我们到底知道多少?不妨读一读这些漫画,它们是去往过去的通道之一。

  还有丰子恺的《谁言争战地,春色渺难寻》——画上铁丝网旁边堆着沙包,沙包旁边还有一顶军帽,在沙包上,一株小草逆风而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丰子恺举家迁往内地,在桂林画了这幅寄给夏丏尊。画上有夏丏尊题辞:“不见子恺四年,于兹时承寄画相慰……子恺此画作于二十七年(注:即1938年)春日,盖记战乱之实况……”

  春色渺难寻,但画中昂扬的草,恰恰代表了当时精神。

  因而,到了1942年,在华君武的漫画中,可以看到这场战争中,日军不得不面对的大势已去——“报告司令,我们执行三光政策,非常彻底,我一个人逃回来”。

  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形象,在众多的老漫画中,慢慢露出它本来的面目。而从另一个方面讲,那一代年轻的艺术家除了以身体力行写下了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部分,也书写了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对从这组漫画前走过的人来说,则仍然要记住并不断追问。

  而这,也正是70多年前漫画家的创作,10多年前刘一丁的收集,以及此时我们这组报道的意义所在。 本报记者 孙雯

  B1-B4

  展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老漫画展

  地点:浙江自然博物馆

  时间:5月25日-8月25日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周刊 b0001 以笔作刀,绘出那时的昂扬 2015-06-07 3908133 2 2015年06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