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7版:中国新闻·时事

“我走了,无期,不见”

陕西一初中女孩被殴打讹钱,留下这样的字条后失联
多地频发校园暴力事件,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

  陕西女孩被殴“失联”;安徽一名小学生因无钱“上供”被虐……这些近来发生的校园暴力让人吃惊、令人发指。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们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

  多地频发校园暴力事件

  “我走了,无期,不见”——这张纸条,记录下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难以言说的痛苦。

  5月6日,这名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而被几名同学殴打讹钱。女生在给父亲留下字条后“失联”:“我真的没去309、306宿舍(盗窃),她们12个人,王某、贾某某、冯某……王某又是拿脚踢我,又是扇我,还不是想讹钱……我走了,无期,不见。”

  半个多月后,女孩家人辗转多地,终于在西安一家面馆找到了她。尽管随后她就读的蓝田玉山中学对12名涉事学生进行了处分。但父亲告诉记者,女儿回来一个多月了,心理阴影无法消除。

  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并非个例。5月20日,安徽一名小学生因无钱“上供”被逼喝尿。在仅有7人的班级里,班干部借“权力”横行霸道,多次以检查作业和背书为名,向同班同学索要财物;5月18日,深圳龙岗区嘉联学校2名学生,因不满对方在QQ空间“互黑”对方,通过网络约架,引起十几人在学校门口互殴。

  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

  校园暴力,每个时代或多或少都会遭遇。上世纪八十年代,校园暴力也曾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校园暴力却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要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反思这类事件的多发,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于效仿。致力于儿童情绪管理和暴力预防的陕西“梦想校园”项目负责人黄烜说,如今,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社会深层次原因来看,如今,“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问题更值得深思。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张燕说,“独生子女从小孤单,上学后喜欢拉帮结派”。

  “大事化小”式处置并非最佳

  近期,这几例恶性事件背后,都有着共同因素: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施暴手段残忍。

  虽然有关部门给予了关注和重视,但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常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等为处理原则,可能会出现大事化小等情形。施暴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处分,极易再次施暴,且对身边的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暴力在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据了解,有些国家,15岁至18岁的未成年犯罪,基于案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当做成年人对待。

  当前我国法律并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为此,有专家建议,法律可以探讨设计新的制度和教育矫治措施,加大惩戒力度。    据新华社


钱江晚报 中国新闻·时事 a0017 “我走了,无期,不见” 2015-06-25 3928005 2 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