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热点·临安遭遇山洪之后

钱报记者跟随搜救队员,全程参与搜救工作

踩过淤泥、农田、山石,终于找到他们

  前天下午发生在杭州临安的山洪直接或间接袭击了数百户村民,造成了严重损失。小车、摩托、电动车、自行车,一切交通工具,常规通讯工具,包括手机、电话均被“屏蔽”,他们因此与世隔绝。漫漫大山里,唯一的一条公路已经被大水彻底摧毁,数百人因通讯中断失去联系。

  从前天晚上到昨天,为了找到失去联系的人们,大家一晚上都没有合眼一一走访、登记、核对花名册后,绝大部分人确认平安,搜救目标最后被集中在10个人身上:7个伐木工人、2个水电站执勤工作人员、1个村民。

  只有步行!往返约40公里,近7个小时。

  昨天凌晨2点30分开始,钱报记者跟随其中的一组搜救队员,全程参与了方案制定、集队、搜寻、解救和护送——到昨天早上,所有失联人员被全部找到,且被当地政府安置妥当。

  任何一次在城市能引起惊呼的塌方,在这里却是熟悉平常,消失的房子、树木,改道的溪流、盘山公路——表面平整的沥青面下早已经被洪水掏空,一脚踩下去,可能就会彻底垮塌下去,然后被卷进滚滚洪流……危险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一个都不能少,一夜艰辛,换来了失联者平安。

搜寻组黑夜中进发

为了10个失联的生命

  7小时的步行,的确是一种需要极强毅力的煎熬,更不用说这个时段的分分秒秒都有被埋进山石、被大水卷走的危险。

  昨天凌晨2点30分,杨家平刚从山里回来,一身的泥巴,疲惫让他的脸部显得有些松垮臃肿。他是临安昌化镇人武部副部长,23日傍晚7点左右他就带队去了山洪爆发现场。“那场大雨来得突然,山洪倾泻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想象。”

  此前,钱报曾报道临安在山洪爆发后有4村组失联:联盟村何家、龙船湾,后葛村二村、良源。当天夜间11点多,派去何家、龙船湾两个村民小组施救的组员回到镇政府,两地均被确认安全。

  这种派员直接进入危险现场核实情况的做法是当时唯一的选择。电力、通讯网络全部中断,面对夜幕和并未全部退去的洪水,没有村民会冒险出门——原地不动也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剩下的两个依然失联的点只有后葛村二村和良源。

  杨家平去的现场就在良源。“初步排查后,我们转移了沿溪30多户村民到地势高处,总体情况可控,但依然发现有三人下落不明。”他说这三人包括附近水电站的2个执勤人员和一个村民。

  另一个不好的消息也汇总到了昌化镇三楼大会议室:二村有7个伐木工失去联系。

  良源和二村都同属后葛村的自然村,其实两地相距甚远,从镇政府出发去良源的步行时间至少需要2个小时;二村更远,因为村民居住分散,两户人家之间相隔都可能有一两公里,整个二村从村头到村尾甚至超过10公里。一边是路途遥远、通行情况复杂,加上夜间有更多不可预测的危险;另一面是失去联系的10个人。怎么办?

  “组织人员,马上出发。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去二村,二组去良源。”昌化镇指挥部负责人指令发出,特警、消防、城管、民兵、镇村干部开始向预定地点快速集结。

  昨天凌晨3点43分,昌化镇徐晟宇副镇长带领一队30人、人大主席叶浩然带领二队30人准备完毕。他们不可预知接下来的7小时行程会发生什么,更不可预知结果,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早一分钟到达现场就多一分希望。

路面下已被洪水掏空

搜寻者随时可能被水卷走

  没有哪一个村子的名字这样让人渴盼。

  因为二村的失联人员更多,钱报记者找到了搜救一组,换上登山鞋随队出发。昌化镇党委副书记陶国英是当时在场唯一的女同志,她不停嘱咐钱报记者注意安全,如果危险太大就及时返回——手机已不知在什么时候没了信号。

  凌晨4点,队员到达后葛村基本农田保护区。顺着电筒光亮,农田里不同的农作物均倒伏着,到处都是合抱粗的树干和数百斤的石头。

  开始还能见到覆盖了至少20厘米厚淤泥的路,快到方家桥时,路面没了,路基也没了,就连方家桥也被生生掀去了桥面。再往里走,溪面变得更加狭窄,15米左右,尽管已经距离23日山洪高峰过去11个小时,但水浪依然凶猛,大石头被水流推动翻滚。

  越往里走,不可预知的危险更多。一夜没睡,这个时候的大家已经差不多耗尽了体力。人在极度疲劳的时候,反应能力快速下降——

  昨天5点20分,记者一脚踩上表面平整的沥青路面,不想路面下早已经被掏空,一声闷响,一头向溪水摔下去。如果不是那块高过人头的山石阻挡,从脚背平延出去半米外就是流速快急的洪水……

  20分钟后,两队人员几乎同时到达桥头湾。从左侧过“万安桥”走就是良源方向,右侧山路方向则是二村。大家互道一句“小心脚下,平安回来”后分开。

  “再进去就可以叫二村了,这里可以算是村头。”昌化镇中心国土所周亚军说,目的地是村尾,头尾相距至少10公里。脚步不停,远处出现一栋房子,门牌上写着“屋基里”——这一户人家其实就是二村这个自然村。村边的小溪中趟着一台40吨挖掘机,它被山洪从300米外一个工地冲来。“前面的队伍等一下,有好消息了。” 周亚军说,刚刚有了信号的卫星电话证实,有村民在洪水后见过那群伐木工出现在郑家庄。

  这个消息让人振奋,灌铅的脚顿时轻松;但另一个现实是,到郑家庄至少得步行2小时!又40分钟过去,6点41分,一组全体到了“沿水坑”,也是一个二级自然村,同样也是只有一户人家。

7个伐木工哭了

逃上山爬上树没路可逃了

  最没有希望的时候,往往是越靠近希望的时候。就在钱报记者脚底起泡,右腿刺痛时,太阳出来了。

  6点50分,一处山道弯处突然出现7个人,没有行李,服装怪异——他们是伐木工人。

  “是你们吗?”搜寻队员问。

  “是你们吗?”那7个人问,眼泪一下子出来。

  刘国华是7个获救者之一,临安潜川人。“我当时看到水涨起来,就十几秒钟,溪水就上到工棚了,我赶紧喊‘快跑’。”所有人刚出工棚,一个浪头打来,2栋杉木搭建的工棚没了。“水还在继续涨,我们赶紧向山上逃,水又涨起来,我们又往上逃,到了山顶爬到了树上,眼睛不敢睁,就怕看一眼水就漫上来。”

  他们等到前一天晚间7点半,战战兢兢下山,一个老奶奶“收留”安顿了他们。

  “一夜都没睡,闭上眼睛就是大浪,起身了五六次往屋外看,水没有再涨上来。”高文学44岁,贵州遵义人,到这里伐木才6天。“不想再呆这里了,我们商量后就决定往山外跑,如果还来山洪,我们已经准备了绳子。”

  搜寻从凌晨3点43分到早上6点50分,3个多小时山路的危险,一切都很值得。


钱江晚报 热点·临安遭遇山洪之后 a0004 踩过淤泥、农田、山石,终于找到他们 2015-06-25 3928172 2 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