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7版:人文新闻·文娱

昨天胜利剧院上演的传统戏剧折子戏专场,原本叫“濒危剧种折子戏”

剧种“濒危”了,就是只剩唯一

  本报讯 昨晚,胜利剧院,当《金莲斩蛟》里的“独角龙”嘴巴里突然露出野猪獠牙,秀起宁海平调的绝活“耍牙”时,小记身边几个年轻人皱了皱眉,有点惊呆了。

  浙江省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正在进行中,昨晚的这一场,叫做“传统戏剧经典折子戏专场”。姚剧、宁海平调、瓯剧、新昌调腔、台州乱弹、婺剧的经典折子戏,一一上演。

  不过,当小记看到这一场的演出海报时,还是觉得奇怪,因为最初的海报上,写的是“濒危剧种折子戏”——这个名字,有点直接的。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既然已经要“濒临灭绝”了,这个剧种的生存状况估计不太好,起码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比如,这个让年轻人觉得有点不适应的耍牙,是宁海平调的一门拿手绝活,2006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昨天的这场戏,来自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

  “如果说失传,不是没有传人,而是没有市场。”中心主任夏永盛说,现在他们团里有六七个人在学耍牙,其中还有90后。但是,平调的地域性太强,唱的是当地语言,如今只能在宁海、象山、三门湾这一带演出,其他地方的人听不懂。

  小记还发现,虽然这个剧团叫“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但问了一圈演员,大家平时唱的最多的,是越剧。

  “我们团就是越剧加平调,但平调已经不太演出了。”毛主任说,他们平时去一个地方连演5天戏,其中只有一场是平调,还要选在宁海本地演,不然没人听得懂。

  不过,不是所有稀有剧种都有这个问题。

  “濒危剧种?我们是稀有剧种。”听到小记的疑问,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艺委会主任毛显造,反倒不以为然。

  “全世界只有我们一个瓯剧团,是珍稀品种。”毛主任说,他们唱瓯剧的在职演员有70多个,“农村很喜欢我们的戏,LED屏一亮,大家就高兴。”

  听到这里,小记有点糊涂了,怎么才是“濒危”呢?

  “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团,像杭剧、湖剧,连团都没有,我们就认为是濒危剧种了。”省文化厅艺术处的薛亮说,在浙江,严格意义来说,除了越剧有17个专业团,绍剧2个团,婺剧5个团,其他13个地方剧种,每种都只有一个团,甚至不成团,这个剧种,就被划为“濒危剧种”。

  薛亮说,昨晚的这场演出,因为婺剧的生存状况还可以,不属于濒危剧种,“如果都叫濒危的话,不够严谨,所以就改了名字。”

  看来,浙江的“濒危剧种”数量不少。小记这才想起来,在采访中,所有剧团都不约而同说了一句话:“我们是天下第一团”。原来,这句行话的“第一”,是“only one”。

  本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李霞


钱江晚报 人文新闻·文娱 a0017 剧种“濒危”了,就是只剩唯一 2015-07-15 3949992 2 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