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8版:浙中城事·市井

文章导航

武义郭洞村,祖传的竹筒饭已成为当地一个产业,全村有13家农家乐经营

一份竹筒饭,十年没涨价

  武义郭洞村,以“山环如郭,幽邃如洞”得名。村庄三面环山,东边龙山高踞,西边伏虎山起伏,南边山脉连连,只留北面一个进出口。

  去过郭洞的游客想必都看过当地的竹筒饭,这道美食已成为当地众多农家乐的“主食”,更可贵的是,一份10元,十年没涨价。

  老板上山现砍一根鲜竹,下山做饭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前往郭洞村寻访,连下了几天雷阵雨,山林青翠,天空洗练,郭洞就在一片清幽之中。

  何尼平的农家乐开在村口,45岁的他,开农家乐有14年,他已完全不像农民,一副饭店老板的模样。

  说明了寻访竹筒饭的来意,何尼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最好吃的饭,就得用最新鲜的竹。”他说。

  于是带记者上山砍新鲜毛竹。

  店门口,妻子刘丽如正在烧烤一排竹筒,竹筒在炉火当中,渐渐变色,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这竹筒饭,我们是祖祖辈辈都吃。”何尼平说,“山里人到山上干活远,中午基本不回家吃饭,把饭装进竹筒里,风吹不到,雨打不着的,凉了就扔进火堆里热一热吃,这是山里人的小聪明。”

  郭洞竹子多,没走上几步路,就遇到成片竹林。何尼平东瞧瞧西摸摸,长白毛的竹子,太嫩,不要;青里透黑的更不能要,老,水份不足,一烧就裂;何尼平最后瞄准了一根直径10厘米左右的毛竹,背着下山来。

  10元一份竹筒饭,卖了10年没涨价

  何尼平锯着竹子,留两个竹节,再把竹节一端,凿个小口,妻子刘丽如将一碗碗搭配着大米、瘦肉、蚕豆、玉米、水和梅干菜的原料倒入竹筒中,塞上竹塞,上火烤制。

  “最考验功力的是烤制这一步,火的大小、翻转力道和速度是否均匀,都直接影响饭的口感。”何尼平坐在烤炉旁,慢慢旋转着竹筒,“最高境界就是饭熟了,竹子破出来,竹衣像粽子叶一样,裹着饭,那竹子的清香全浸入饭中,太好吃了。”

  何尼平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竹筒随火翻转,半个来小时,一缕清香扑鼻,何大厨宣布:“饭熟了!”

  找来柴刀剖开,饭香、肉香、竹香、梅干菜香一起迎面扑来,有清甜有丰膄。略为遗憾的是,何大厨今天有些走神,手感没发挥最好,没能烤出竹衣相连的最高境界。

  “这一筒饭多少钱?”等我们把饭吃到嘴里时,才想起价格。“10元!都卖了10来年了,就是10元钱。”何尼平说,竹筒饭是郭洞的特色,所以他们一直保持稳定的价格,以不涨价来吸引游客。

  竹筒饭在郭洞村已流传几百年

  郭洞离武义县城约10公里,分为郭下、郭上两个行政村。竹筒饭是郭上、郭下村共同的记忆,郭下村占据地理,依着聪慧,把祖先的竹筒饭进行了改良,成为一道产业,全村现已有13家竹筒饭农家乐。

  何尼平说,头年做竹筒饭时,他一筒一筒试吃,“原料装进去了,要出来时才知道咸淡、味道,这也是盲厨呀!根本没法改。”

  何尼平的老父亲何振根已经78岁,他告诉记者,竹筒饭是何家代代相传,有几百年历史,对儿子卖竹筒饭,他很认可。“不管多少年,还是这一代人聪明,用竹筒饭赚钱了。”

  翻字典,古人讲“一箪食”,这个“箪”本义就指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中国多竹,在陶器十分珍贵的年代里,竹子理所当然成为人们最好的盛器。到了清代,“竹釜”更是盛行,清代学者陈鼎在《滇游记》中说:腾越铁少,土人以毛竹截断,实米其中,炽火畏之,竹焦而饭熟,甚香美。

  郭洞有几千亩竹林,支撑着竹筒饭代代飘香,在物质匮乏年代,成为盛具;在物质丰盛时代,丰富着生活。

  通讯员 温君凯 本报记者 徐贤飞/文

  通讯员 温君凯/摄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市井 j0008 一份竹筒饭,十年没涨价 2015-07-24 3959652 2 2015年07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