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6版:今日下沙·大学城

《朝圣之水》入选大学生戏剧节
浙传学子在京演出获掌声阵阵

  近日,由浙江传媒学院B&G剧社原创的舞台剧《朝圣之水》,作为2015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的压轴剧目,在北京9剧场演出,吸引了近千名观众。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观众们不断用掌声回应台上的精彩表演。

剧情结合“五水共治”

呼吁环保

  前台《朝圣之水》开始上演,后台的徐雨霁表情紧张,两只手紧捏衣角,一直没放开过。徐雨霁是该剧的编剧和导演,也是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毕业生。

  舞台剧开始,聚光灯打在一个老奶奶的身子,她拄着一根拐杖,手捧着一碗水,颤颤巍巍地走向一颗枯树。

  这是剧中的一个场景,余巧娟饰演的瞎眼老人把她节约下来的水浇灌枯树。

  出演《朝圣之水》,对余巧娟来讲是一种挑战,之前她没有演过老人,不由地有些紧张。“为了完美地表现出人物,我在平时模仿老太太说话,为了找感觉,还请教了很多人,琢磨了好久。”

  在台上,余巧娟站在舞台的中央,没了紧张感,配合着灯光和音乐,一举手一投足,将剧中人物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剧中,爱讲大道理的哲学家、有钱的暴发户、爱打官腔的检事长与节约用水的瞎眼老太婆形成鲜明对比,讲述了一个唯有爱与善良,才会让水与生命交融的故事。”徐雨霁说,她的剧情构思来源于“五水共治”,呼吁环保,节约资源,爱护地球。

  该话剧的主题是非常主旋律的,但是话剧是一种小剧场形式,如何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主旋律的题材,是当下话剧创作中比较为难的一个问题。

  明知道很难,徐雨霁还是迎难而上,在导师的指导和剧组演员等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朝圣之水》终于在北京9剧场成功出演。

这些大一学生

排练历经千辛万苦

  《朝圣之水》的主创演员除了要排练本剧,还要参加其他剧组的排练,在时间上非常紧张,而且剧组之间的时间也很难协调。于是,《朝圣之水》整个剧组人员挤出晚上的时间来排练。

  “我们晚上都是一连几个小时重复排练。”徐雨霁说,走位、对白、独白,甚至连脸上的微妙表情,都要反复推敲。

  不仅仅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周末也是整天排练,剧组演员及工作人员有事都是能推就推。

  “晚上排练有点糟糕,要忍受蚊虫叮咬,你看我的脚,都是这些天排练被蚊虫叮的。”演员余巧娟说,由于剧组没有自己的排练室,所以地点是不固定的,精彩借用其他学院的舞蹈室,很多时候,因为舞蹈室有他用,排到一半就被赶出去。

  “没有固定场所不是最困难的。”徐雨霁说,最困难的是没有舞台效果的预演,让演员们很难找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靠想象走位、找感觉。”

  为了将《朝圣之水》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剧组成员们认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主创演员都是大一非表演专业的新生,虽然缺少经验,不能够完美地塑造剧中人物,但他们非常努力地去呈现这个剧目。”徐雨霁说,排练很辛苦,有时也很快乐。剧中饰演哲学家的魏如光同学,是在剧组中过生日的,大家一起唱《生日快乐》时,他感动得流泪了。

  如今,舞台剧《朝圣之水》已落幕,徐雨霁将奔赴香港读研。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大学城 q0006 《朝圣之水》入选大学生戏剧节
浙传学子在京演出获掌声阵阵
2015-08-12 3972427 2 2015年08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