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6版:今日下沙·教育

暑假里,下沙孩子谁在管

  “好消息是暑假已经过了大半,坏消息是暑假还没结束……”这是最近几天家长在社交圈里传播的玩笑,也道出了家长们无奈的心声。暑假本来是孩子的欢乐时光,但监管问题却让家长颇为头痛。

  记者了解到,下沙“移民城市”的特点让不少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度暑假。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留守孩子从老家来到下沙,可惜,父母因繁忙的工作被“二次留守”。

  送孩子回老家过暑假

  体验不同的生活

  每年暑假,谭淑娇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湖南的老家。谭女士告诉记者,与外公外婆团聚、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是自己每年选择带孩子回老家过暑假的主要原因,顺带也可以让孩子感受下与城市里完全不同的农村生活。

  每到6月下旬,谭女士的父母就开始催促谭女士,“什么时候可以到湖南啊?”“你们这次回来住几天啊?”“你们打算几号回杭州啊?”还没回老家,谭女士的父母就已经在打算他们返程的问题,着实让谭女士哭笑不得,可她也理解老人家思念儿孙辈的心情。“亲情是我们人这一辈子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父母又最疼孙子辈,每次带孩子回去都会准备孩子最爱吃的小食。”谭女士对记者说,“我们在杭州这边都没有亲戚,亲戚基本都在老家,一般带孩子回老家都会走门串户地到各个亲戚家玩,他们也都十分热情。”

  抓青蛙、爬山、采野果……这些是谭女士的孩子在老家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是谭女士小时候最喜欢的事。谭女士笑着对记者说,就是要让孩子玩得“疯”一点,与自然多接触,湖南老家这边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接来下沙“二次留守”

  作为父母的也无奈

  “小候鸟”郭思森从老家重庆来到杭州已经一个多月了,可他与父母团聚在一起的是时间却并不长。他的母亲刘远琼女士向记者吐露心声:“我们也想陪着孩子,可是我们要工作挣钱,实在是没办法。”

  小森今年刚读完一年级,他的学校7月7日开始放暑假。刘女士7月6日便赶回到重庆老家,准备接孩子来杭州过暑假。因为小森从小喜欢飞机也没有坐过飞机,刘女士决定这次“奢侈”一回,带着孩子乘坐飞机从重庆来到杭州,这也是小森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

  到了杭州后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逛动物园、游景点、吃小吃……刘女士专门请了一个星期的假,陪儿子在杭州好好玩了一玩,小森也在这座与老家不同的城市中感受着家的温暖。但是,这样在一起团聚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刘女士要上班,小森只能去社区的“小候鸟暑期班”或者在家看电视、做作业。

  刘女士对记者说,小区里的留守孩子也比较多,小森也认识了好几个新朋友,平时也会在一起玩耍。整个暑假,小森的爷爷一直负责在家照看小森。由于环境的陌生,除了周末跟着父母上街,平时的小森很少走出出租屋。但小森的懂事让刘女士很欣慰,“我觉得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我就很开心。”小森说过的这句话让刘女士久久不能忘怀。

  8月23日,7岁的郭思森就要跟着爷爷坐上返回重庆老家的火车,结束了和父母短暂度过的“家庭生活”。说起这些,刘女士也显得有些哽咽,她表示,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不让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

  社区暑假班走俏

  多为帮父母解“燃眉之急”

  为了给家长减负,这几年,部分社区开办了公益暑期班。

  其中,邻里社区的“小候鸟”暑期班在下沙已小有名气。社区工作人员张敏华介绍,邻里社区“小候鸟”班每年暑期分7月班和8月班,主要接收住在本小区的孩子,帮小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照看的情况。但今年暑期,这个暑期班也吸引了不少家住在智格、七格等社区的本地孩子。据了解,今年暑期,因场地有限,报名人数过多,他们不得不采用面试方面来觉得暑期班学员。

  每年暑假,社区阅览室专供孩子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做暑假作业,看纪录片,有大学生志愿者教他们解难题,陪他们玩模型拼装、下棋,还有公安志愿者,教孩子们注意安全事项等。不定期,暑期班的孩子们还能在开发区在职党员的带领下出去游玩,开阔孩子的视野。

  月雅苑、观澜、海天等白杨街道其他社区,大多会和周边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合作,开展一些周期短、内容丰富的暑期课堂。7月,月雅苑社区给辖区孩子们准备了三个暑期课堂,英语夏令营、暑期公益家教课堂、“科技+”科普课堂,每个课堂为期3天,孩子们能在3个不同的课堂学到不同的知识。

  这些社区,课堂里的学员以“新杭州人”或下沙本土人的孩子为主。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教育 q0006 暑假里,下沙孩子谁在管 2015-08-17 3980255 2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