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人文·文娱

汪世瑜、王世瑶、王奉梅、陶伟明四大导师加起来300岁
浙昆开传十出看家好戏,打头的就是《风筝误》

扇子轻轻一收,学员立马接了“翎子”

  “你跟观众要有呼应!”

  “一旦观众懂你了,知道你在唱什么,舞台上才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

  上周,杭州鼓楼附近的一间练功房里,传来这样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到了《中国好声音》现场,汪老师转身后,对选手一番真情流露。

  眼前的这位汪老师叫汪世瑜。

  浙江昆剧团暑期“一集一开”传承计划,上周正式启动了。“一集一开”什么意思?浙昆的王世英告诉记者,就是集中时间、行当、师资,传承10出浙昆的看家戏,团里的任何演员都可以来学,这是一次开放型的学习。

  传承的开门炮,便是清代李渔在杭州写的《风筝误》,这出戏,浙昆已经20多年没演了,所以一口气派出了四大导师阵容——《风筝误》里的小生“韩状元”汪世瑜、花脸“戚公子”王世瑶、老生“戚補臣”陶伟明、正旦“柳夫人”王奉梅。四位大咖加起来快300岁了,亲自上阵,他们各自有什么招数?

  “啊,呀呀!”小生曾杰正演得投入,“啪”,汪世瑜手里原本摇得蛮惬意的扇子,一收。

  扇不离手,是汪老师多年的习惯。这位男神从小到大演儒雅帅气的巾生,最擅长扇子功,当年《风筝误》里,他演的正是骄傲的韩状元。

  插播一下,说起浙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那出“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而这出戏火爆之后,团里就排了《风筝误》,两出戏历史同样悠久。

  “当时昆剧团还在杭嘉湖一带跑码头,我记得很牢,1953年,杭州有个戏剧汇演,昆剧团进杭城演的第一个戏,就是它。”汪世瑜过了两年才进团,只有十来岁,他和其他三位导师,就是看着周传瑛、王传淞、华传浩、张娴这些传字辈大咖的《风筝误》长大的。到了1959年之后,这部戏就成了浙昆的常演剧目,汪世瑜一个人就演了100场。

  “这里要有表情的。”汪老师扇子轻轻一点,“你们是演给观众看的,要让观众感受到你的心理反应。演戏一定是当场发挥,而不是你原来准备好的、背得很熟练的台词。”

  选手们若有所思地点头,重新来。

  “吓,才貌俱全,测测测……”曾杰和鲍晨又一次投入,眼神也很到位。

  “你们两个要看对方的眼睛,不要看手。”汪老师的扇子继续“点评”。

  “你看,这个情绪是不是对啦?观众一下子就被抓住了。”汪老师的扇子又舒展开了,继续轻摇。

  老底子,名师收徒时,因为老师习惯点到为止,所以常常利用扇子、筷子之类随手之物,在茶余饭后,“点拨”那么几下。“接翎子”的学生,就会抓住这宝贵时刻,积极领悟师父的真谛。

  右边,汪世瑜的扇子一开一合,左边,王世瑶的茶色眼镜,一摘一戴。

  这副眼镜看上去有点像墨镜,靠在“转椅”上的王世瑶,大部分时间不讲话,气定神闲地听。

  “过些辰光……”演丑小姐的朱斌刚念了一半。

  “些!”大佬身子向前一倾,眼镜一摘,突然吐出一句标准的苏白。

  朱斌吐吐舌头,赶紧改过来。“我一天到晚念成尖字,带点湖州口音,我湖州人嘛,师父就跟我说,应该念成团字,因为这是苏州话的发音啊,我老是别不过来。”朱斌还是有点怕师父的。

  这两位导师还算是比较坐得住的,相比起来,陶伟明的“转椅”老是空着,因为学生们演着演着,他就跑上去亲自示范了。

  “这里要拍拍肩膀!”还没坐下5分钟,他又“腾”得站起来,去拍拍女小生毛文霞的肩膀,这个小动作,他也要亲自教。

  “《逼婚》这一折,台步要‘踏踏踏’赶上去,你们就差一点,如果赶不上,这戏就出不来。逼起来,就真实了。”所以,陶伟明决定亲自“逼”。

  有亲自“逼”的,当然也有春风化雨的,这自然是唯一女导师的任务了。

  虽然排练厅里只有不到10个人,但第一次亮相导师席的王奉梅,一点都不随便。耳钉、项链,闪着低调的光,咖啡色的卷发一丝不苟,她还画了一个裸妆,搽着粉色唇膏,记者与她说话,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当年,《风筝误》里柳夫人的端庄大方,丝毫没有褪去。

  “da da da,tei”,她右手搭着座椅的扶手,帮学生们打拍子。

  “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胡娉刚念完,王奉梅打拍子的手也停了下来,看着下一代“柳夫人”笑了:“手点得太低了哦,你心里要想,这真是个搞不灵清的人哟,虽然生气,但想想毕竟不是韩公子的错,也就罢了……”王老师开始入戏了。

  话说,看过这出无厘头的轻喜剧,确实很难出戏,它讲了点什么故事,耐心地等我们接下来的报道哦。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14 扇子轻轻一收,学员立马接了“翎子” 2015-08-17 3982730 2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