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个子午觉,防秋乏秋燥
季节交替时,失眠的人明显增加,内科医生建议选对睡觉时间
本报记者 丁颍鹃/文 龚子皓/图
8月23日,处暑。
处暑的“处”,念chǔ还是chù?,很多人搞不清。念chǔ时,通常是动词,比如处理,处置;念chù是名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处暑”的解释是“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处”有“终止”,“隐退”的意思, 是动词,所以这里应当念chǔ。
今天,请钱报健康APP“名医在浙里”的专家,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医师金涛,聊聊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时:过了处暑,还有“桂花蒸”
处暑,代表着“夏天暑热正式终止”,夏尽秋来,昼夜温差慢慢加大,从处暑到秋分,这是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一段时间。
过渡阶段,好像一场拔河比赛,湿热寒风,捉摸不定。刚刚感受到一丝丝秋凉,往往又在处暑的尾巴上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南方人熟悉的“秋老虎”。
即使去年这样的凉夏,秋老虎威力不大,但8月底,最早一批桂花也开了。空气中飘着桂花香,如果再碰上风少天又闷,就成了张爱玲笔下的“桂花蒸”天气:秋是一个歌,但是“桂花蒸”的夜,像在厨房里吹的萧调,白天像孩子唱的歌,又热又熟又清又湿。
一般桂花花芽萌动需冷温,即在25℃上下,降温早,花期提前,降温晚,花期就推迟,不知道今年会在什么时候闻到满城桂花香?
居:睡子午觉,防秋乏
天气忽冷忽热,心情和天气似乎很容易相互影响:哪天心一急,觉得又热又燥;凉风吹落叶,心情也会莫名地低落……有些人很难真正秋安。临床上,金医生也发现,季节交替的时候,失眠的病人总是会明显增加。
中医养生学的说法,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增加睡眠,为冬天的来临保存能量。
金医生特别推荐大家睡好子午觉:子时是23点至凌晨1点;午时是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古人认为这两个时间是阴阳盛衰之时,人应该入静。慢慢调整,为防秋乏做准备。
怎样让自己多睡一会儿?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睡眠十律》介绍了几种有关最佳入睡的方法,比如睡觉时把窗帘挡得严严实实阻挡日光射入,就能确保一觉睡到天亮;晚餐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被证明有助睡眠,等等。
疗:荸荠最养阴,红枣先放放
除了失眠,这阵子咳嗽、哮喘的病人也明显多了。上周五金医生的门诊,就有五六个病人,因为咳嗽、哮喘复发来就诊。
中医认为,进入处暑后,肺经当值,应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金医生最推荐荸荠。
荸荠养阴润燥的效果特别好,被称为“地下雪梨”,秋天感觉嗓子干、喝水不解渴的时候吃几颗,很舒服。他家里的做法是,荸荠和苹果、橘子等水果一起,做成水果羹。如果买不到荸荠,梨也是很好的润燥水果。
润肺,可以吃些酸味食物,可以养肺阴,养肝阴。荤菜中,鸭肉、兔肉、泥鳅都属于这类食物。金医生记得,自己小时候住在杭州莫衙塘一带,周围很多池塘,秋天会去摸泥鳅吃。
很多女孩子,喜欢给自己买些红枣,当零食吃,也抱着一点养生的意思。但金医生要提醒大家,从处暑到秋分这一个月,气候从温燥渐渐走向凉燥有一个过程,红枣有健脾作用,属于温补食物,要再等等,等到秋凉时再吃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