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杭州新闻·西湖边

管理者的表达,可以萌一点

  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认为,湖滨管理处实行的降噪措施合理可行:“湖滨公园是一个开放的场所,公共空间内,不仅仅有喜爱唱歌跳舞的人,也有好静的市民,尽量不对他人造成影响,这是一个公共道德问题。”

  不过,怎么管,大有讲究。

  首先,要让市民理解,降噪不是不能继续唱歌,而是把声音控制在一定分贝以下。其次,管理者尽量不要将表演者和听众放在两个对立面。

  具体怎么做呢?

  比如,9月底,湖滨公园曾竖起4块签名墙,初衷是预热宣传、获得理解。但是,签名墙上的文字却略显生硬。最上面两行大字:“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禁止在公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音响器材。” 这样的行文方式,先说“禁止”,又说“噪声”,换位思考,表演者阅读后应该不会开心。

  如果换一个顺序,或换一种表达方式,先说“您的歌声非常优美,只是能否为喜爱安静的TA调小音量?”,而把“禁止”这句条例文字放在最后,并且用小字。相信大家心里反而会映射出一个大大的“懂”字来。

  另外,也可以打出“噪音伤害听力”的口号,甚至用上小松鼠害怕噪音的漫画,来表达另一个观点——其实面对噪音,表演者和听众都是受害者。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同样对降噪措施表示认同,”其实老年朋友们在西湖边唱歌、拉曲的娱乐活动,不失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但是在湖滨公园这样一个游人如织并且通道狭窄的地方,如果把声音放低,用清唱越剧等形式,也许反而能增添西湖的韵味和魅力。”

  本报首席记者 杨晓政 本报通讯员 陈欣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西湖边 a0004 管理者的表达,可以萌一点 2015-10-13 钱江晚报2015-10-1300017 2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