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新教育

杭州一小学要求家长“持证上岗”
你怎么看

70多页的指导手册规定,共计1000分的课程,拿到500分才算合格

  导游,有导游资格证;律师,有律师资格证;老师,有教师资格证……但有个从业人员最多的职业却一直处于无证上岗,那便是为人父母。

  这学期,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想打破之前的惯例,让爸妈们“持证上岗”。

  首批将上岗培训的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学校为此私家定制了一本70多页的上岗指导手册。本周二晚上,一年级新生父母都参加了这本上岗指导手册的首发仪式,每户家庭现场领取一本。

  翻开手册,钱报记者发现,这本名为《做父母是最伟大的事业》的手册,将爸妈的上岗培训一共分成三大块内容,包括了家长培训课程、家长悦读计划和家长实践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必修和选修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对应的分数,比如每天回家陪孩子共进晚餐计10分,读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计30分……8个月后,拿到500分的父母可以获得《家长上岗证》;拿到700分的当选“好家长”;拿到800分的是“模范家长”,会被聘为学校家庭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

  手册上写着不少主创人员的名字,总策划人、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告诉我们,他们都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大家在长期教学中共同意识到的问题,也是迫切想做的事。家长学校,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但把它做成一个细致的课程,张敏说,这事在全杭州,甚至在全国都是“首创”。

  所以,在首发仪式上,他特别向家长强调,手册里的每一条培训项目都是经过团队反复推敲修改的,像其中的“好家长守则”,网上都搜不到同样版本。“请把它贴在墙上,每次你要朝孩子发脾气前,先读一读。”张敏的这句话,让在场不少父母忍俊不禁。

  手册最前面,有篇张敏花了两个晚上写的序,面对当晚300多名家长,张敏把它称作给父母的一封情书,里面不仅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心,还包括了自己做父亲的心。

  现场他读了其中几句:“拿到这本手册时,你一定倍感压力,会说,做个小学生的家长怎么会那么辛苦?需要学那么多的课程?完成那么多的功课?”刚起了个头,场下就有父母交换眼神,默默地表示认同。

  张敏的态度是,“如果你是抱着添麻烦的心态,这本手册有可能就是个炸弹。但如果你也认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苦于找不到方法,那它就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情书”讲到这里,现场的氛围也严肃起来。有心急的父母边听讲,边翻开手册,拿笔现场做起了第5页的“家长前测问卷”:你的应酬比较多吗?常以别的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吗?0~3岁不是爸爸妈妈自己带的……爸妈私下的交流也开始增多,有夫妻勾着勾着还“争论”起来——

  “我平时是从来不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种话的,这一栏你得给我打否。”

  “你生气时,最喜欢骂孩子了,这个你自己看着打分吧。”

  主讲人张敏索性就做了一个现场调查,请达到50分的家长举手。爸妈们,你看我,我看你,300多名家长,举起了30只手。“50分是优秀,在没有接受培训前,已经有30位优秀家长了。”张敏话音刚落,举手的家长立刻赢得了全场瞩目。

  虽然培训的项目不少,但能从现场家长的表情中看出,多数人似乎还挺乐意挑战一下的。原本是一个家庭一本的培训手册,在讲座结束后,有近一半的家庭又多要了一本,准备爸妈人手一本,比比哪个更称职。

  作为首发式的特邀嘉宾,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群筠也很有感触。她觉得,这本上岗证的背后,是一所学校的远见和教育情怀,因为教育本身不光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家长的分量尤其重。通过这种形式发动家长来参与孩子的教育,特别有意义。

  不过考虑到这种尝试必定会给家长带来压力,而且内容设置上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张敏表示,现在只是试行版,他们会根据实践下来的效果,进行不断完善。

  想知道自己算不算是一名好家长吗?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获得了独家授权,只要你在升学宝中输入关键词:我能上岗吗,就可以拿到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那份“家长测试问卷”,胆大的就来测一测吧。


钱江晚报 新教育 b0001 杭州一小学要求家长“持证上岗”
你怎么看
2015-10-16 钱江晚报2015-10-1600009;4039303;钱江晚报2015-10-1600016 2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