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新教育

在家长手册里,想做却做不到的是——

每天陪孩子读读书
和孩子一起玩耍

  “某宝”上曾有卖恶搞的“最佳爸爸证”和“最佳妈妈证”,有时妈妈为了鼓励爸爸多参与亲子教育,会买上一本以示鼓励。而当这样的证书成为现实,爸妈们又会怎么看?鹿姐姐在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上也做了次调查。

  如果要岗位考核的话,父母这个职业简直就是人世间第一艰难而复杂的,但和其他职业相比,入职时的要求又几乎是零门槛的。

  “无证上岗”的家长们大多凭着真切的爱,以及或摸索或借鉴来的理念,辛苦培养着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困惑、会焦虑,甚至病急乱投医。

  比如,在家长最困惑的教育问题调查中,排前5位的是:1、孩子的个性问题;2、孩子的运动、视力、体形、健康等问题;3、孩子的学习问题;4、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5、父母没有时间陪伴。

  而这些问题,在“上岗指导手册”里的测评卷上都有体现。60道是非题,就是为了找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爸爸妈妈没有阅读习惯”、“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见常常不统一”、“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冷战”……

  所以,在对近2000位家长的调查中,逾7成家长认为“父母的上岗培训”是有必要的,他们认同“孩子很多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导致的”,所以“有必要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其中20%的家长还主张强制性培训,因为如今太多家长自己也像个孩子,又如何为人父母。

  也有反对的声音,占了本次调查的20%,理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认为“形式主义”,二是觉得时间太短,这样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剩下近10%的家长则呈中立态度——想当好爸妈的都会自觉做,不想当的,逼也没用。

  那份测试卷,在手册里出现两次,一次叫前测,另一个叫后测。顾名思义,一个是在上岗培训前测评,一个是在上岗培训后测评,这是希望父母能从中看出8个月培训的成果。

  而催化剂,就是其中的培训内容,包括家长培训课程、家长悦读计划和家长实践项目。而最后一项部分内容是最让爸妈压力山大的,几乎每天都有事要做,包括亲子共读在内的,每天必修项目就有5项。这5项内容,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家长们能不能做到?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乐于接受的前3项是:每天和孩子共进晚餐,在餐桌上愉快聊天(19%)、每天陪孩子亲子阅读(16%)、每天陪孩子运动或玩耍(16%)。

  相反,家长愿意去做却做不到的前3项是:多听家庭教育类讲座(22%)、每天陪孩子运动或玩耍(18%)、每天陪孩子亲子阅读(16%)。

  两组答案,3项中有2项是重复的,正好暴露出一个问题:很多对亲子关系有利的日常事,家长们都觉得应该做,却很难真正做到。 本报记者 徐洁


钱江晚报 新教育 b0001 每天陪孩子读读书
和孩子一起玩耍
2015-10-16 4041210 2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