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7版:名医馆

泰迪熊诊所开到杭州
妈妈再也不担心宝宝怕打针了

浙大儿院的这个新尝试,就是想消除孩子对医院的恐惧

  最近,一组“请不要告诉孩子”的海报很火,其中一组是以儿科医生的口吻发布的:“请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们不听话,就让医生护士给他们打针。”

  一看到那尖细的针头,成年人也会发憷,更何况孩子了。

  为了消除孩子就医的恐惧,国外的不少医院会给孩子开“泰迪熊诊所”:小朋友当医生,给泰迪熊检查身体、打针、挂点滴。

  这几天,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儿童生活专家项目负责人米歇尔老师(Michelle A. Minyard-Widmann),把泰迪熊诊所开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病房里,小朋友们都玩上了瘾。

  量血压、打针

  “小医生”很专业

  虽然是过家家,但泰迪熊诊所里的很多道具其实都是“货真价实”的医疗器械。

  8岁的奕奕和宁宁,是在浙大儿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一对小姐妹,拿着听诊器,听听你的心跳,再听听我的心跳,玩得不亦乐乎。

  再给小熊做个静脉置管:消毒,穿刺,然后用胶布固定。罗马琳达大学儿童生活专家还专门帮奕奕在小熊的腿上剪了个小洞,软管就能穿进去,跟真实的操作更接近了。

  “如果压到了,药就会堵住,我有时候就会压到,所以一定要固定好。”

  奕奕一边对钱报记者解释,一边把留置针保管好,她说这样是为了预防感染。

  游戏快结束了,奕奕给小熊摘掉了口罩、帽子,又量一次血压,看看符不符合出院标准。

  穿珠子的过程

  可以帮孩子平静下来

  除了泰迪熊诊所,米歇尔还带来了很多其他游戏。

  比如这个穿珠子的游戏,虽然很简单,就是把五颜六色的珠子穿成手链,但不少小朋友打着点滴也要来玩,玩得很投入。

  米歇儿告诉钱报记者,人生病的时候,心情也会受影响,小朋友更是如此,他们会烦躁、焦虑,对治疗不配合。五颜六色的珠子,可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让他们坐下来,把珠子一颗颗挑出来,穿过绳子,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米歇尔告诉钱报记者,研究发现,这不仅能改善孩子的就医体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减少住院时间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控制医疗费用,所以,美国一些保险公司会要求医院开展这类活动。

  美国医院里

  有专门的“儿童生活专家”

  这次是米歇尔第三次来浙大儿院,这一次她还带来了7位学生,她们都是罗马琳达大学行为健康学院二年级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她们将作为儿童生活专家到医院工作。

  儿童生活专家,英文是“Child Life Specialist”,简单说就是给医院里的小朋友提供各种心理支持,减少治疗给小朋友带来的痛苦,协助临床医生开展治疗。

  具体会做哪些工作呢?

  比如,医生如果有特别的操作,会开医嘱请儿童生活专家支持;孩子如果病重,他们要做临终关怀,帮助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渡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再比如外科手术前,小朋友害怕不敢进手术室,他们还负责哄孩子,和他们一起祈祷,或者抱着孩子进医院。

  “在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我们有25位儿童生活专家,保证每个科室都有一位,他们每天都会跟医生一起查房。”米歇尔告诉钱报记者,儿童生活专家在美国有近百年历史,他们是整个医疗团队里的重要一员。

  浙大儿院护理部从2年前开始和米歇尔的团队开展合作,他们希望明年送护士去国外学习,回来以后也争取在医院的相关专业里应用。他们希望把美国的这些做法引进医院来,这对我们这里的患儿和家长来说,真是好消息。


钱江晚报 名医馆 b0007 泰迪熊诊所开到杭州
妈妈再也不担心宝宝怕打针了
2015-11-20 4077286 2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