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牲畜交易市场有一支80人的牛经纪人团队,一头牛多重,他们靠眼力估算
估一次收入四五十元,牛市交易火爆,他们每月工作9天收入过万
牛经纪人,真牛
通讯员 杨德林 本报记者 傅颖杰 实习生 杜德斌/文 本报记者 俞跃/摄
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东周村的金华牲畜交易市场,昨天又迎来了一个交易日(每月固定9次,逢农历1、4、7开市)。
外面白雪皑皑,露天的牛市场里很热闹:拥挤鼎沸的人群,冒着热气的牛粪,“呼哧呼哧”喘气的大黄牛、大水牛……在牛市交易过程中,活跃着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牛经纪人,一头牛多重,值多少钱?买卖双方不是靠秤,而是靠经纪人来估。科技发展到今天的高度,但“估牛”这个老行当,在牛市依然生意火爆。
每到交易日
牛经纪人都准时出现在市场
金华牲畜交易市场隶属于金华市国资委下属的市场发展集团,说是牲畜交易,其实就买卖一种动物——牛。
通常一个交易日,上千头牛,从凌晨三四点开始交易,到早上8点多就结束了。所以,昨天早上6点,钱江晚报记者就来到牛市。
这个市场有“华东第一牛市”的称号,长三角地区的牛,多是这里交易。昨天一早,这里的成交量已经达到1700多头。
这么多牛进进出出,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方式“估肉”,市场里这支牛经纪人团队,约有80人,专门服务于来往的2000多名客商。
52岁的陈希才是这个经纪人协会的会长,从1990年就开始干这行,经验丰富。
每到交易日凌晨一两点,陈希才都会准时出现在市场里,不管刮风下雨,“就是下铁,也照常。”他开玩笑说。
买家卖家都信赖这个团体,一头牛要出售,卖家会请人估个价,估一次约50元。买家也会请人估个价,双方估的价格一对比,相差不大的,就能顺利成交。
买家或当场掏出大把现金,一手交钱,一手牵牛。也有直接把牛牵走,事后再汇款给卖家的。
一个月只工作9天
月收入过万元
专业的牛经纪人每天能估四五十头牛,误差通常也就几斤,他们的判断力,深受买卖双方的信任,否则牛经纪人这碗饭就没法端下去。
一头牛,无需称重,只要绕一圈,看上几眼,就能算出它最终能出多少斤肉,如何判断?看牛的品种、高矮胖瘦、骨架和身体状况等,这考验的是他们的眼力。
早些年,牛经纪人还专门举办估牛肉的比赛,其中的优胜者,估算出来的结果和最终称重的结果仅仅相差0.5斤。
判断准确,靠的是常年积累的经验,陈希才闻了26年的牛市味道,他没有白闻,他挺满意自己的工作,他一个月只工作9天,月收入过万很平常。
他说,自家兄弟姐妹4人,有3人是牛经纪人出身。
牛经纪人责任不轻
还承担交易的担保责任
牛经纪人并不只是简单地“估肉”,市场里如果买卖双方发生纠纷,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叫经纪人。
昨天牛市就出现了意外情况,一头牛突然发癫,顶伤了拉牛人,伤者被送往医院,一个早上就花了一万多元医药费。
家属中午赶到牛市,和买卖双方为赔偿的事情争论不休。陈希才及时出现,调查后,他觉得牛突然发癫,不排除牛长途跋涉导致神经紧张的可能,认为卖家存在过错,买家没照看好也有错,最后开出认定书,卖家承担65%责任,买家承担35%责任,目前买卖双方已掏了15万元。
事实上,牛经纪人还承担着交易的担保责任——一旦买家把牛牵走了,事后却拿不出钱,经纪人自掏腰包也得先把钱赔给卖家。
不过,类似“跑单”的事例,在这个市场并不多, 历史上,十几万元的交易,最后由经纪人买单的有三四起,但这是极少的情况。
牛市里,基本没人会故意欠债不还,在这个传统的地方,人与人之间都珍惜这份信任,诚信是构建这个牛市的磐石,如果丢了这个,也就没人来这里交易了。
也因此,在牛市,牛经纪人威望很高。
通讯员 杨德林 本报记者 傅颖杰 实习生 杜德斌/文 本报记者 俞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