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消费者,不如多反思自己
当下,许多中国制造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把产品卖到海外去。但不仅是企业,国内消费也在“走出去”。中国游客到海外狂购的现象,已为人们所熟知。到境外旅游的人,大多在这道风景里出现过。
这次“两会”上,《新京报》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董明珠说:“我特别生气‘到国外买电饭煲’的事情,这个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经。没有理由中国那么多制造企业连一个电饭煲都做不好。”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也表示:福建泉州一些企业生产的马桶盖并不比日本的差。
董明珠女士这番话让人感同身受。中国消费者到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与国内能否生产出优质的马桶盖、电饭煲,事关供给侧结构改革。厂家能否生产出同等品质甚或更好的产品是一回事,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个产品和品牌又是一回事。生产和销售虽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环节,但供给角度看,又是相互关联的。
在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的当下,海外市场上许多产品就是由中国企业(代工厂)生产的。例如,日本卖给中国游客的马桶盖,不少就是在杭州生产的。福建泉州是我的老家,马桶盖有没有日本品牌的好,我不了解;但我知道,那里的鞋厂曾为许多国际品牌代工。可为什么消费者宁愿不辞辛苦地从海外带回这些Made in China的产品呢?撇开价格比较因素,说明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的质量不如海外,还有就是消费者不认可这些品牌。
但如果继续追问,在中国(甚至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为何不如海外呢?答案就很有趣了。有些厂家把质量好的产品出口,而把质量较次的产品销往国内市场。这部分原因在于产品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不一样。一种产品按欧盟标准生产或由美国FDA认证,当然和按国标、地标生产的产品不一样。还有一种情况,由国内厂家代工的产品,核心知识产权并不掌握在代工厂这里。比如苹果手机,其核心技术和品牌都不是代工厂富士康的。所以,哪天富士康生产销售手机,并不意味着其质量会和苹果一样好。
除了上述因素,品牌认可度也很重要。现在许多国内游客到海外,不光买电饭煲、马桶盖,还购买当地日用品、药品。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对国内一些产品不放心;另一方面,很多海外产品的品牌历史动辄几十年上百年,口碑就摆在那里。说到底,国内游客到海外热衷于购物,还是和价格、质量、服务、核心技术以及品牌价值等因素有关。
董明珠女士对这种现象表示遗憾和悲哀,其实质是供给侧的遗憾和悲哀。问题并不出在消费者身上,而在于中国制造本身。倘若中国制造能够把强大的生产能力升级转化为创新能力,能够按照更高质量标准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能够以打造百年企业的心态服务消费者,何愁国内消费者“一枝红杏出墙来”?当消费者“走出去”,董明珠们应当把目光“看过来”,积极顺应国内市场变化,主动满足消费者的更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