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挂号费能解决看病难吗
两会一贯以来的热点——看病难的问题,今年依然分量十足。“未来每县将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的草案之中。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献言献策。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就建议:提高挂号费、诊疗费,抬高大医院的准入门槛。
全国看病难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北京,而各个省则是在省会城市的大医院。北京医院门外的黄牛,其生命力之顽强堪比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大家束手无策。所以刘院长的建议能不能发挥作用引发了网上热烈的讨论。理论上说,提高挂号费肯定会阻挡住一部分患者,并且随着涨幅的加大,效果越来越明显。但是要想到让黄牛无处下手的程度,至少得跟黄牛的报价持平,甚至高过才行。既然几百元一个的黄牛号,患者抢着要,没理由来路正规的挂号费他们舍不得出。可是如此一来,患者的压力大了,病还没看几百上千的挂号费先出了,医院确实能冷清不少,可这样的医院还有公益属性还有平民底色吗?还能叫人民医院吗?穷人被挡在门外,富人笑逐颜开,公平又何处安放?而且谁能保证黄牛从此绝迹了?
医院如果仅仅用患者的钱来解决问题,无疑是可怕的,这不仅有违医德,也有违公共资源服务公众的本意。医院可以上天,但那些看不起病的人不能入地。当北京的挂号费涨到连黄牛都无利可图,医生可以闲情逸致的时候,也不能不看到那些从此看不起病的人上哪看病去?他们的痛苦又怎么疏解?
其实黄牛之所以猖獗的原因大家都明白,也明白割完一茬又会生一茬的道理。全国人民大老远跑到北京看病,难道是图北京医院的便宜去的?要来回路费、要住宿费、还要日常花销,这几样东西有哪样北京是便宜的?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其实跑到北京看病已经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事,之所以有这么多人顶着头皮去,是因为看中北京医生的医术。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是靠涨价解决不了的。涨得再多供需一样不平衡。
“看病难”的问题用“看病贵”解决不了,相反还会产生公平的问题,特别是公立医院,必须体现公益性。
因涨价形成的均衡只是被压抑的平衡,真正的均衡,前提是基层医院足够好,转诊的体系足够顺畅,而不是简单地靠牺牲看病自由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