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8版:今日下沙·大学城

浙江财经大学大三学生创建公益组织,为社区老人提供一对一服务

公益达人李响
用“涌泉”之心践行公益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赵蕾 陆冰彬

  三年里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一千多个小时,受帮助的人达一万多;创建公益组织,如今注册志愿者已超过500人。

  在浙江财经大学有这样一位“公益达人”,他定时、定点为社区老人提供30项志愿服务,在无私奉献中践行着志愿者精神。

志愿服务老人三年

萌生念头创立公益组织

  他叫李响,是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大三学生。一直以来,他在馒头山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为社区老人带去帮助。

  “馒头山社区是个城中村,我做志愿者期间,发现这里大多都是高龄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李响说,这些老人需很需要关爱,他意识到公益服务应该本地化,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社区附近的人力、物力资源,达到公益服务利益最大化。

  但是,分散的志愿者个体服务时间不算充裕,无法满足社区的长期需求。因此,很难对一个项目进行常态化服务。“像理发店、修脚店等一些爱心企业想为社会服务,却难以找到优质的平台。”李响说。

  于是,李响萌生了一个想法,创立一个组织来系统地进行志愿服务。

  去年,他与社会爱心人士黄勇、杭州志愿综合队副队长章贤峰共同发起,在上城区南星街道党工委及其下属组织——南星益家的帮扶下,创建了“涌泉”公益,这个组织于去年6月注册成功。

  李响说,“涌泉”取字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们一开始依靠微信、QQ等平台来招募活动志愿者。”李响说,几次活动下来,受到了不少好评。现在,每次有服务活动,都会吸引大量志愿者来主动报名。这些人里,不仅有在杭高校大学生,还有许多不同职业的社会爱心人士。

注册志愿者超500人

为老人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

  “在日常的志愿服务中,我们通过观察考核,将优秀、有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到组织中来,将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李响说。

  每周一至周五,他们会在馒头山社区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卫生防疫、中医文化等常态化服务。每月的第三周,李响会安排志愿者去馒头山社区,举办一次志愿活动,专为老人免费修脚、理发、磨刀、修雨伞、修鞋、中药切片磨粉、眼镜维修、老人机维修、量血压、测血糖、中医专家义诊等。

  “小区里有较多体质虚弱、行动不便的老人,所以我们的服务活动现场可能对他们来说有些远。”李响说,“考虑到这个因素后,我们就以小分队的形式,迂回到馒头山社区不同区域提供就近服务,让社区中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服务。”

  每周六,他还都会组织小分队根据实际需求,去不同社区区域进行服务。

  “针对一些残障老人,我们还会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服务,零距离地修脚、理发、磨刀和洗衣服务。”李响说,如今已为60余户家庭提供上门服务,参与的志愿者达到260人次。

  去年6月,馒头山社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老人身在医院,心里却记挂着家里的老房子。由于她家的老房子建在大树下,所以房顶上积累了很多树叶。每到梅雨季节,这些烂枝枯叶吸收水分后,会把屋顶压塌。无奈下,老奶奶通过社区找到李响,希望他能帮忙把房顶的烂枝枯叶清理掉。

  知道此事后,李响与伙伴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老奶奶家房顶上的烂枝枯叶清理干净。清理下来的烂枝枯叶,经压缩足足装满两大垃圾箱,这才让老奶奶安心。

  那么,为何这个公益组织能迅速成长并受到大家的认可?

  李响说:“‘涌泉’是我们大学生与社会爱心人士的集合,既能展现大学生热情开放的精神面貌,又有社会人士的切实经验作为支撑,让我们的组织更有活力,也能让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放心”。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大学城 q0008 公益达人李响
用“涌泉”之心践行公益
2016-03-24 12839220 2 2016年03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