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段方言 留存一方文化
生活在余杭的你,会说余杭话吗
安娜
歌曲、小说、电影、流行用语
“南腔北调”的多元化新诠释
去年,自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用“台湾腔说东北话”和“上海话+英语”等一系列视频,迅速占领了朋友圈。在这之前,长着一张精致混血脸孔的“Mike隋”,也因为发布多种方言的视频一夜爆红。同样,在2014年《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成都小伙儿谢帝创作的四川话版说唱歌曲《明天不上班》,也在微博和朋友圈被疯转。杭州知名音乐人陈伟,还将这首歌改编成了杭州话版本。
方言进入到文学创作中,给我们带来的是多元化的独特体验。比如用方言写作:贾平凹《秦腔》中的陕西方言、金宇澄《繁花》中的上海方言、刘震云《手机》中的四川方言和河南方言等。除了作家喜欢创作方言小说,也有不少导演喜欢用方言拍摄电影。宁浩《疯狂的石头》中重庆、青岛、河北、香港各地方言混搭,马俪文《我叫刘跃进》中男女主角河南话和东北话的对白,贾樟《站台》等多部电影中均融入了山西方言,方言已经成为了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
同时,夹杂着方言的网络用语也在生活中流行。比如:“有木有”(有没有)、“酱”(这样)、“表”(不要)、“母鸡”(不知道)、“猴赛雷”(好厉害)、“似不似”(是不是)、“伐开心”(不开心)等。对于这些从方言元素演化而来的新语言,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了更为生动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
记录消逝“乡音”
传递乡情唤乡愁
2006年出版的《余杭方言》是由张承模、叶玲玲夫妇二人共同编著的, 2009年再次出版了《余杭方言续编》,两本书共收集余杭方言多达8544条。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使得他们萌生了搜集、整理余杭方言的念头,并一直坚持下来呢?
张承模在《余杭方言》的前言中写道:“我从上世纪40年代末参加工作到退休,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县级机关工作,都能经常接触基层群众,交了很多农民朋友。我总是感到群众语言是那么生动鲜活,既幽默又有哲理,还有着厚重的历史感。有时,甚至一句方言包含了一个故事,代表了一段历史。”但是当时他也只是搜集,并没有想过要编书。后来,受到南京大学俞为民教授的启发,他下定决心要编撰一本《余杭方言》。“有的方言随着旧的风俗的消失而消亡,有的因老辈人的去世而年轻人不熟悉。余杭方言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想搜集整理,以文字的形式将它记载下来。”张承模说。
叶玲玲,是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她的父母,也曾倾注毕生精力于农村教学,所以对地方语言十分熟悉。在《忆母亲》的文章中她这样描述:“母亲爱看书,读得很杂。她是我们家的活辞典,知识广,记性好,我们不知道的事问她,准能说出个道道来。”后来,叶玲玲凭借回忆母亲说过的话,记录下了不少的方言。
“随着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中老年人也开始讲普通话。现在学校里的小孩子们都讲普通话,有些不仅不会说方言也听不懂方言。”叶玲玲说,他们的孙子和孙女平时也讲普通话,偶尔在交谈中冒出一两句方言,那不够标准的发音总是会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对于那些从外地来到余杭,在工作中需要深入到基层的人来说,会运用余杭方言进行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两年,叶玲玲曾被邀请去给余杭党校公务员、余杭法院新来的法官进行授课。对于这些学员们来说,了解余杭方言背后的文化、学习余杭方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只言片语日积月累
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余杭方言》以及《余杭方言续编》这两本书,参照字典的编排方式,相当于“余杭方言词典”。看似平常的口头语,不仅要搜集起来,还要编成书,这项工作是很繁重的。
“平时生活中都会留心搜集方言,每搜集到一条都如获至宝。因为年纪大了,怕过后会忘记,所以随时想起就写下来。吃饭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一想起来,就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前后后一共搜集了有8年。
写着方言的小纸条装了一箱,面对几千张小纸条,夫妇二人难免觉得有些棘手。“后来叫来了我三个姐妹和妹夫。他们帮忙每人负责一个分类,我来报内容,报出来的是哪一类就给谁拿着,有重复的就去掉。”叶玲玲说,就这样他们完成了分类的工作。
接下来,就要将手写的纸条打成电子版的。因为两个人年纪大了,视力也不好,只能去打印店让别人帮忙录入电脑。店员一边打字,他们在一旁核对。打印店生意忙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边等。中午和晚上5点钟以后生意相对来说要清淡些,但他们舍不得浪费时间回家做饭,所以就让人帮忙带饭或是简单泡个泡面。
“条目、拼音、注释、举例,每一项都尽可能做到细致准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书在出版以后,被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收藏。
当然在编写过程中也会遇到“有音无字,有字无音”的情况。在黄山出版社专家的指导下,通过造字、拼凑拼音等方式得以解决。
目前,他们依然继续着方言的搜集工作,笔者看到老人厚厚的一沓小纸条,是他们在第二本书出版后所积攒下的。“编书只是想为余杭方言的传承出一份力,现在年纪大了也编不动了,但还是想继续搜集素材,留下这笔‘财富’。”
下周一就是清明节了,在余杭方言中,就有“吃清明狗”的说法。“清明狗”,是指清明节期间所做的一种食物。家家户户除了做清明团子外,必做几只用糯米粉和青蒿汁混合揉成的“清明狗”,蒸熟后挂于屋檐下风干,待立夏时烧野米饭(野餐)重新煮给小孩子吃。民间流传 “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下面笔者就从《余杭方言》一书中摘选部分用词和谚语,如果你不会说余杭话,或是在别人说余杭话时,你却听的一知半解,不妨来一起学几句吧。
【黏迁】(niē qiē)不干脆,拖泥带水。
例句:格个人脾气黏迁,吞吞吐吐。
【百坦】(ba入声tài)慢慢来,别着急。
例句:吾先走一步,侬百坦来。
【兑】(dèi)买,剪。
例句:到布店里兑块料作做衣裳。
【扼】(è)用力摁住。
例句:手上划出血,快点用药水棉花扼牢。
【托老鼠管大眠头】本意指委托老鼠去看管蚕宝宝。比喻托小偷管门防贼,结果正中下怀,偷个精光。大眠头:蚕经过四眠,已进入大令期,准备上山做茧。
【塘栖镇上落雨】凡事轮不着。丰子恺先生在《塘栖》一文中说:“塘栖是一个镇,其特色是家家门前建着凉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话,叫做‘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淋’与‘轮’发音相似,所以凡事轮不着,就说‘塘栖镇上落雨’。”
【掼一跤,大一大】当小孩摔跤受了惊吓或擦破点皮大哭时,家长在一旁,边揉边哄“勿要哭,勿要哭,掼一跤,大一大”,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大一大,引申受了惊吓反倒要长得快一点,让孩子得到安慰。
方言是某一地区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余杭地区悠久的“良渚文化”,形成了有着丰厚文化内涵的余杭方言。余杭方言是余杭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传承着余杭特定的风俗和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