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6版:嘉兴生活

皇帝大概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

——电影《末代皇帝》赏析

  皇帝大概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

  ——电影《末代皇帝》赏析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冬,光绪帝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是日,慈禧太后病逝。十二月二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可是我们都知道,宣统二年正月,同盟会发动广州新军起义。宣统三年十月十日,爆发了武昌起义,这个二百九十六年的封建王朝已陷入风雨飘摇之境。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溥仪退位,清朝也宣告灭亡。我没法想象一个孩子在两岁还是嗷嗷待哺的年纪,要被强制地从母亲的怀里夺走;三岁还是说不完整话的年纪,要被推上太和殿冰凉的龙椅;七岁不明所以地退位;十五岁生母去世却不能出宫奔丧;十六岁从几幅照片中挑选了两位素未谋面的妻子;十八岁北京事变,被迫搬离紫禁城。历史几乎一边倒地批判溥仪是叛国者、是汉奸,因为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从天津潜赴旅顺,不久到奉天。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三月一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溥仪自是年三月一日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二十八日任伪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都说溥仪是日本人借此统治中国的傀儡,可是在伪满洲国政权建立之前,难道他就是自由的吗,他根本没有意识选择要不要当皇帝,也没有能力处理朝政,他是封建统治的傀儡。

  电影里溥仪在任伪满洲国执政者就职演说上的讲话,一次次强调伪满洲国与日本平等,谁都看得出他并不愿臣服于日本政府。记得溥仪那句“在他们眼中,我是异族”,纵使隔着屏幕我也想分担几分孤独和无奈。日本人的利用,汉族人的排挤,国人的谩骂,要他如何自处?如果非要在他荒芜的人生里找一朵玫瑰,我想那个人便是庄士敦,民国八年(1919年),大英帝国苏格兰籍军官庄士敦至北京紫禁城,担任溥仪帝师,教育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他们初次见面,庄士敦要考溥仪,溥仪一句“皇帝是不能被考试的”便能看出当时的他有多自负,五四运动已经大谈民主科学,溥仪却仍然满嘴孔孟老庄。庄士敦不仅教给他自然科学的知识,更教他睁眼看世界,帮助溥仪戴上了为皇宫内保守派人士反对的近视眼镜,送给他自行车,纵然不能载着他离开皇宫。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他的中国话比陈师傅的福建话和朱师傅的江西话还好懂。”庄士敦的到来于是故宫里响起了电话铃声,溥仪也学会了打网球、开汽车,离开紫禁城以后仍然喜欢穿西装。虽然遭到陈宝琛、郑孝胥等保守人士的反对,溥仪还是大行宫廷改革,废除太监制度,剪辫易服。然而这对于72万平方米的皇宮来说,一切努力都显得微乎其微。

  整部影片抛开色彩、构图和灯光的出彩运用,光谈情节安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庄士敦推开门准备送给皇帝一辆自行车,却发现溥仪和太监们沉浸在游戏里,隔着白色的绸布太监们和溥仪转着圈,音乐很缓慢。用这样的场景来表现麻木愚昧、自大无知再贴切不过了。一个没有童年玩伴和父母关爱的孩子要叫他长大以后如何去爱身边的人,更不要说万千子民。偌大的皇城、威严的宫殿,皇帝的孤独无处诉说,电影的最后,身着中山装、成为平民的溥仪走近故宫的太和殿,走到高台上三岁登基那年坐过的龙纹宝座,拿出一只装蝈蝈的笼子,一只硕大的蝈蝈从笼子里爬出来。一只蝈蝈怎么可能不吃不喝活过半年呢,不死的是溥仪禁锢了大半个世纪的心,他终究是个孩子啊。

  午门外游行示威、车水马龙,“整个皇宫已经变成了一座没有听客的戏园子,为什么唱戏的还没下台”。如果我们拼尽全力都无法挣脱生活的泥淖,那谁都甘心向命运屈服,可是如果自始至终向命运抗争的手脚都被无处遁逃的镣铐束缚,我不知道只是怎样的不幸和悲哀。   沈育晓/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6 皇帝大概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 2016-04-08 钱江晚报2016-04-0800011;钱江晚报2016-04-0800012;钱江晚报2016-04-0800013 2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