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4版:今日下沙·民生

下沙街道建立17个社区微型消防站

装备和正规消防部队一样,且24小时都有人值守

  本报记者 蔡杨洋 通讯员 严又军

  这几天,下沙街道各个社区都陆续领回了一块铜牌。这块待挂的铜牌上,写着“社区微型消防站”几个字。

  原来,为了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下沙街道组建了17个社区微型消防站。除了新沙社区和滟澜社区合用一个之外,其余每个社区都将拥有一个设施和人员都配备到位的专属小消防站。

消防站虽小但设施齐全,还有6人24小时值守

  每个微型消防站都配齐各种消防灭火器材以及消防防护装备,而且,装备的配置跟正规消防部队一样,总共有18样。另外,街道还为每个消防站租赁了一辆电蚂蚁当做消防器材工具车,并额外采购了防火巡查业务包。

  据了解,虽然很多社区都有消防设施设备,但数量不多、种类不齐全。目前,17个微型消防站的设施设备已经完成采购,预计再过几天就能全部到位。

  那么,谁来当小区里的“消防队员”呢?据了解,每个社区微型消防站由8名人员组成——站长、副站长各1名,队员6名。其中,站长由社区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兼任,副站长从社区巡防队或其他岗位选拔得出,队员由具有消防安全工作经验的巡防队员兼任。

  按照要求,6名队员要结合综治巡防任务分组在小区巡逻,确保24小时都有人值守。

  “这支队伍很年轻,绝大多数微型消防站队员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下沙街道安监科工作人员说,选拔副站长和队员时,其中一项要求是人员为本社区居民,或者接受住进小区的安排。“这样,队员能对小区情况有全方面的了解,万一有事可以及时到位。”

  社区微型消防站,担负着灭火救援、防火巡查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其中,日常的防火巡查和隐患整治,还是最重要的一点。

  “建立微型消防站的初衷,一是加强社区消防巡查、预防火灾事故;二是应急,尽早、尽快地开展灭火。”工作人员说,万一居民小区里发生火灾事故,微型消防站就能第一时间出动开展初期火灾扑救,防止火势蔓延,给专业消防力量到场争取时间。

培训、演练不间断,提高队员业务能力

  松合社区的吴建兰,通过竞聘成为微型消防站的唯一一位女性副站长。在这之前,她当了三四年物业客服主管。

  “我本身是松合社区的居民,又做过物业工作,对小区整体情况以及消防工作比较熟悉。”吴建兰说,这些,都是帮助自己从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势。

  她说,副站长的工作对于沟通交流、组织协调方面的要求很高。因此,即使自己的体力不如别人,也能做好小区消防管理工作。“怎么通过沟通让居民主动整改安全隐患,怎么增强队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都是副站长要思考的问题。”

  前几天,吴建兰跟其余所有微型消防站的成员,到开发区消防大队接受了消防知识培训。“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自我感觉还不错。”她说,自己会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以及团队的消防业务能力。

  下周开始,17个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都要到市消防培训中心接受更为系统的培训。

  “要求大家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掌握消防设施的故障判断能力,真正懂得如何开展防火检查。”安监科工作人员说,理论学习后,街道还会分批开展现场教学。“另外,消防演练、技能比武等活动也在筹备中。总之,要强化队员的技能,提高社区消防管理水平。”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民生 q0004 下沙街道建立17个社区微型消防站 2016-04-15 钱江晚报2016-04-1500013;钱江晚报2016-04-1500015;钱江晚报2016-04-1500016;钱江晚报2016-04-1500018 2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