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浙江新闻·城事

12年,王恩云从普通修船工做到高级技师,牵头了10项技术革新

为了0.01毫米
他带着徒弟做了十天十夜

  舟山是全国修船中心,年修船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王恩云,就是舟山修船工中的佼佼者。

  今年47岁的王恩云,因为家境困难,只读了一年高中就出门打工。2005年,他加入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12年里,他从普通工人做到高级技师,连续多年获得省市区技工大比武奖章。

牵头技术革新

每年给单位省下150万

  船舶轮机主机机架平面研磨修理,是修船的常见活,也是一块“硬骨头”。以前,“万邦永跃”碰到船舶主机机架平面表面腐蚀,都是请上海的外协企业帮忙修理,不但费用高,工期还不能自己掌控。

  王恩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外出考察、取经,并求教书本、网络。通过一段时间的琢磨,2012年9月中旬,他终于自己研制出了主机缸套机架平面研磨机。2013年2月至3月,单位又派他去德国研修,回来后,王恩云对研磨机进行了改进。

  除了《主机缸套机架平面研磨法》,王恩云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成果还包括《辅机缸头气门座研磨法》、《现场外径车削加工法》、《铅垫批量冲模法》等。

  近年来,他牵头的革新技术共10项,每年为单位节省直接开支近150万元。“王恩云现场机械加工(外镗)操作法”被浙江省总工会评为第二批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先进职业操作法。

当师傅以身作则

带出一批能工巧匠

  作为一名高级技师,近年来,王恩云带出了不少徒弟。钱江晚报记者随机与他的徒弟李建军、王夏杰、韩迪等交谈,他们都说,王师傅做事身先士卒、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012年6月的一个晚上,公司突然接到一艘外籍集装箱船的修理请求,由于主机机架平面漏水,急需抢修。轮船刚靠码头,缸套温度近60度。

  王恩云顾不上高温,第一个跳入缸套内研磨机架平面,大家轮流作业,从晚上10时忙到翌日6时,终于让船东按时起航。

  今年春节前,希腊的“卡特加特”集装箱船需更换12根连接尾轴螺栓,但由于新设备孔径略小,如果要做到完全契合连接,需重新镗孔。

  为了延长新设备的寿命,王恩云要求大家在凿孔时把精度精确到0.01~0.02毫米。“整整做了10天10夜,到了正月初二才结束。”王恩云师傅的徒弟王夏杰说,“卡特加特”的船东看到王师傅的精湛工艺,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如今,他的徒弟中有的是各级技能比武的佼佼者,有的还被评为劳模。依靠这些能工巧匠,“万邦永跃”修船回头客不断,目前该公司的修船业务已排到6月份。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城事 a0007 为了0.01毫米
他带着徒弟做了十天十夜
2016-05-03 12867632 2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