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3版:全民阅读·重点报道

下笨功夫的戏剧人
为什么越来越少

  在中国当下的舞台上,对于戏剧内涵及本质精神的追求,实际上正在让位于一些肤浅的“立竿见影”的形式和手段。

  随着肯下笨功夫的人越来越少,虽然各种形式的戏剧演出越来越多,艺术性和思想性高的、能引人思索或者真正能够留下来的作品反而寥若晨星。

  而国外来华演出的许多剧目中,却有相当多的剧目是已演出数年的优秀保留剧目,这些剧目所展现出来的颇具特色的重新演绎、个性化的阐释与解读、匠心独运的叙事策略以及跨文化、多元化的剧场美学与表现风格等等,都值得中国戏剧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揣摩。

  比如说以色列盖谢尔剧院2011—2015年在北京演出的《乡村》、《耶路撒冷之鸽》、《敌人,一个爱情故事》等剧,舞台处理简约却内蕴乾坤,艺术表达如入自由之境。

  而国内许多优秀剧目在得奖和演出成功之后,却常常被束之高阁。

  所以为促进中国戏剧创作的良性发展,必须不断提升有水准、有品质戏剧演出市场的占有量,促成优秀保留剧目的数量及其复排率。坚持戏剧的品质,以敬畏之心搬演名著、改编经典、原创出新,对舞台创作精益求精,才能真正造就久演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

  同时,除了演出团体自身的努力,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中国戏剧生态良性发展的引导。加强对创作过程中、演出之前重要阶段性把关,完善从事戏剧演出、戏剧教育等相关业务机构的资格审查以及准入机制,把工作做到前面。

  中国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对于从事戏剧创作的人来说,这显然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是枯坐书斋而缺少生活的锤炼和积累,是无法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品的。那些靠凭空捏造出来的作品,最终也必然会沦为鲁迅先生所讽刺的那样:“……所感觉的范围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 只有对艺术创作怀着敬畏之心,并敢于跨出自己的小天地,到大千世界中历练,到生活中寻觅、积累、开掘和升华,不急功近利、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库存,才可能创作出坚实的戏剧作品。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重点报道 b0003 下笨功夫的戏剧人
为什么越来越少
2016-05-08 12871237 2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