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6版:今日下沙·民生

银行卡里无端少了2万多元
原来是熊孩子偷偷买了游戏装备

  本报记者 杨渐 通讯员 徐军

  前几天,家住下沙的陈女士去银行取钱时,意外发现银行卡里无端少了2万多元钱。可是卡一直就带在身上,密码一直只有自己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结果民警调查之后,才发现“罪魁祸首”是她11岁的儿子强仔。

  A

银行卡账单多了十多笔消费

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4月10日晚上8点多,金沙湖派出所民警林刚,迎面遇见了陈女士带着儿子来报案的陈女士。

  “我要报案,我银行卡里的两万多块钱无缘无故没有了。”陈女士说,下午她去银行取钱,结果发现卡里莫名其妙少了2万元钱,而陈女士没有对卡进行过任何操作。

  面对满脸焦急的陈女士,林刚耐心地询问她:“是否接到了诈骗电话?是否不慎点了垃圾短信里的陷阱网址?又或者是忘记自己进行了消费?”

  仔细地思索后,陈女士坚决地否认了。“我看了账单,一共有十几笔,少的一两百,多的上千元,这些钱我根本就没有消费过。”

  通过陈女士提供的银行账单,林刚发现这十多笔划扣的款项都转至了某手机游戏的虚拟商品交易平台,或是冲了腾讯公司的虚拟货币Q币。

  于是,林刚提醒陈女士,家中是否有人玩网络游戏,用了这些钱。

  B

熊孩子背着家人买手机、绑定银行卡

都是游戏惹的祸

  这时,陈女士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儿子强仔曾背着家人偷偷买了两部手机。“他说同学都有手机,而且学习上也用得到,就偷偷买了两部手机,一部自己用,一部给了他姐姐。”

  陈女士说,自从得知了儿子有手机后,担心他的学习受到影响,一直限制强仔使用手机。“他一直会拿手机玩游戏,平时都是锁在柜子里的,只有放学了才给他用一会。”

  那么到底这些钱是不是强仔拿去卖了游戏装备?

  看着站在母亲身后,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的强仔,林刚耐心地询问起他来。“是你用的没关系,说出来,还可以把钱要回来。”

  哇的一声!强仔憋不住了大声哭了出来,也点头承认这些钱都是他偷偷花掉的。

  原来,自从买了手机后,强仔就迷上了手机上的游戏,为了在游戏中更加强大,他偷偷地把母亲的银行卡和自己的QQ号绑定在一起,以此来购买游戏里的装备。

  了解清楚事情经过,林刚建议陈女士迅速与游戏公司联系,对强仔之前游戏充值和购买装备的扣费进行退款协商。“强仔才11岁,还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这上万元的消费行为是无效的。当然家长作为监护人还是有一定责任的,毕竟网络上的消费,商家也无法辨别是小孩还是大人。”林刚认为,如果陈女士能够证明这个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儿子消费的,那么退款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同时民警提醒广大群众,现在手机有很多快捷支付,但是保密性没有以前那么好,用手机验证码输进去就可以扣款,因此平时借手机给别人用时应特别注意。

  C

家长以身作则,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让孩子远离网游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像强仔这样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从而影响到身心的健康。那么,如何能有效帮助孩子与游戏保持安全距离:

  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爱好。运动、音乐、画画等等,只要孩子感兴趣都行。这样能让孩子在爱好中获得安全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其次,由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较叛逆,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表扬,切忌情绪冲动,随意训斥打骂,这样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此外,家长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减少在网上玩游戏、刷微博微信的时间,多陪伴孩子,从而将孩子沉迷于网络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最后,孩子若是已经玩上游戏了,父母先不要一概否定,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了解这个游戏是如何吸引人的。要让孩子明白游戏只是娱乐,只有保持好成绩好习惯,才能更愉快地玩游戏。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民生 q0006 银行卡里无端少了2万多元
原来是熊孩子偷偷买了游戏装备
2016-05-12 12873944 2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