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叫板三星,实干才能赢得喝彩
本报评论员 高路
技术起家的华为向三星发难,走的也是技术路线。5月25日凌晨,华为公司宣布,在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和中国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
有趣的不是诉讼本身,作为一种商业行为,诉讼原本就是巨头们的一场相互取势借势的游戏,苹果告三星、三星告苹果,今天你赢了明天我赢了,他们最终都会达成妥协,因为没有一家能垄断所有的专利权。有趣的是公众很快从华为的这次诉讼与别的中国企业的不同中找到了吐槽点。向巨头发难的中国企业年年有,乐视数落苹果的不是时,贾跃亭反被批猖狂;小米立下远大目标时,掌声寥寥;而华为要超越三星超越苹果时,却没有人把它当个玩笑,原因很简单,前两者一直说要颠覆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而后者正在踏踏实实地走在颠覆超越的路上。
华为是底层通信技术专利的持有大户,其实去年,华为就与苹果公司达成一系列专利许可协议,覆盖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而据业内人士估算,苹果公司每年要为此付给华为的费用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有实力才有叫板的底气,没有在通信技术中的积累,没有雄厚的知识产权资本,在哪提起诉讼只怕都是徒劳的,嗓门再响谁会搭理华为呢?苹果又为什么愿意付出为数不菲的专利费?
这大概算是华为总能得到国人认可,而别人总是被嘲笑的原因所在。中国不乏有梦想的企业家,也总是有动不动想要向三星苹果发起挑战的企业,而真正可能实现这样的宏愿的企业少之又少。玩概念、耍情怀,在台上吧唧吧唧上几个小时,上天入地,说古论今,动不动视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但情怀不能代替理性,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而知识产权的厚度是最有力的证明。仅就手机这个行业而言,苹果,高居顶端,三星均衡,华为越来越高端,那些叫得最凶的人既不高端也不均衡。
这种实力也是华为多年坚持研发高投入的回报。埋头做事,厚积薄发,这种突破的方法很笨,也很辛苦。而更多的企业恰恰是太精明了,都想直接跳过蹒跚学步、牙牙学语,都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果却被巨人玩弄于手掌中。
事实证明,笨拙的华为恰恰走了条捷径。由仰他人之鼻息到参与规则的制定,甚至左右行业格局。华为更大的意义还在于精神层面,它的成长史为中国企业指明了一条由小船到大船、由粗制滥造到精耕细作的成长路径,证明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潜力。它是可以在一种相对落后的市场环境的基础上诞生一种新的企业文明的,摆脱做跟随者的小富即安心态,做一个引领者。
华为的今天可以成为更多中国企业的明天,我想,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看到这种成功背后的努力,愿意跟随华为的步伐做一个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