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i0007版:富阳生活

乡下的“狗头粽”

  乡下有关粽子的谜语真当生动“青田鸡,活剥皮,穿了衣裳好洗浴,脱了衣裳好吃肉。”这蹊跷的东西是什么?我当时猜不出,就反复吟咏,只觉得慧诘、形象,富有诗意,读几遍后,口水也满起来。

  妈妈说,生在端午的人,吃福好。她这句话其实有安慰阿公的味道,顺带着安慰爸爸,而我却因此一直羡慕阿公的好生日。也许真是因为生在端午,他特别喜爱吃粽子。但那时生活困难,哪来闲田种糯米呢。及到后来分田到户,爸爸专门种了糯稻,让阿公吃上了粽子。可那时候,阿公的消化力已经很弱了,他剥开粽子,挑几口,满意又无奈地放下了。

  粮食宽余后,每到端午妈妈就一定裹粽子,她冒着被山上漆树“叮咬”的危险,采来新鲜的箬叶,洗净,再割两片棕榈树的叶子,晒瘪了撕成小条作绑绳。吃过晚饭,妈妈就开始包她最擅长的狗头粽。妈妈要强能干,裹粽子也一样,她的粽子模样漂亮,米揣得结实,煮好时尖尖头上从不漏米。昏黄的灯光下,翠绿色狗头粽,一个尖尖的嘴,似乎要传来一声沾满乡下黄月光的狗吠。她裹粽子的风格像毛笔字一样,有棱有角,线条刚劲,充满美感。如果有人帮忙,她一开锅马上指出其制作者“这个是你嫂子的,又大又松,手力不够,这个是你阿婆的,漏米,这个是你的,简直要散架了。”

  土灶上的大铁锅内,满是像菱角一样的粽子,空气里弥漫了箬叶和糥米的混合清香。晨起剥一个,糯软和胃,心生欢喜。我特别喜欢豆粽,糯米中满包着乌豇豆的粉香,不蘸糖我就能吃好几个。

  妈妈裹得最漂亮的就是抱儿粽。抱儿粽就是一个大狗头粽,旁边揣个小狗粽,相依相偎,看上去像怀了孕的女子。这种粽子一般是母家在女儿新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挑给女婿家的,那尖尖的狗嘴上有一根棕榈丝牵出,五个粽子串成一串,吊上洋红染过的丝棉,很是喜庆。这种粽子一般要裹好多,女婿村里要每户人家一串的。每次我们家分到这样的粽子,我总要抢那个小狗粽吃,只有半口,可爱之极。

  想起姐姐初嫁后第一个端午节,爸爸妈妈准备了两大篮吊了红丝棉的抱儿粽,还请人打了鸡笼,孵了一窝毛茸茸的小鸡放在里面,麦草扇上仔细地绣了红花,租了一辆三轮卡车装上出发,浩荡又风光。

  待到我们这个大家庭开枝散叶,一分为四,端午妈妈就四处打电话,务必让儿女们都吃上粽子。她说,端午节么,粽子总要裹几个吃吃的。

  久居城市,我学会了裹粽子,我裹的是比较容易的门闩粽,皱巴巴裹好后不惜棉线,绑牢为止,自嘲曰“绑强盗”。一样青绿的箬叶,丰富的食材,一个个的端午节,总有一天,我会学会裹狗头粽,不仅仅是为了那一口吃食。

  作者简历:蒋云霞,网名小石清流,喜欢文学,偶有作品散见报刊杂志 。


钱江晚报 富阳生活 i0007 乡下的“狗头粽” 2016-06-10 钱江晚报2016-06-1000009 2 2016年06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