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0版:名医馆

过敏性哮喘、胃肠炎、冠心病、关节疼痛……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毛病都与内湿有关

内湿如何防和祛,听听医生怎么说

  湿!湿!湿!这是梅雨季的杭州绕不开的主旋律。昨天,我们已邀请了杭城的一位名中医来传授其自身的除湿妙法,不过,那些方法主要侧重外环境的除湿(详见6月15日B15版)。

  今天来说说身体内的湿,又应怎么对付呢?过敏性哮喘、胃肠炎、冠心病、关节疼痛、霉菌性阴道炎,以及抑郁症等,这些病的高发都与内湿有关。昨日,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汤军主任中医师指出,想让体内的湿气少些,无非就是做到两个字:“防”和“祛”。

  ●天热皮肤毛孔打开,防湿气入侵是第一关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外感病邪,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得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作为预防保健科科长、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汤军最近的门诊中已出现不少体内湿气过重而感到不适的患者。

  想要打好“防湿战”,以下是汤军给出的关键词——

  1、千万别淋雨,别等头发自然干。

  大家都知道,天冷的时候淋雨容易着凉,但有很多人误以为天热了淋点雨是没关系的,反而觉得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很爽,这就大错特错了。正因为热天皮肤上的毛孔是打开的,湿气容易跑进去,所以淋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与暑天不同,这段时间游泳、洗澡的时间都不宜过长,洗完了头要立马吹干,千万别等着自然干。

  2、多用干燥剂,雨天别洗衣。

  在家里多放些干燥剂,总能吸掉些湿气。另外,天热了大家的衣服都是每天换洗,给大家提个醒,以后雨天就别洗衣服了,即使经过洗衣机脱水,这些衣服挂在家里也是个很大的湿气源,会让你家的湿气更重。

  3、更换薄被,睡觉别露四肢在被外。

  汤军主任说,因为工作忙,她前两天还盖着2斤重的蚕丝被没来得及换,本想着肚子盖盖四肢露在外面也问题不大,结果就这么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人就不舒服了,可能是湿气趁她睡觉的时候跑进没有遮盖的身体了。随即,她换成1斤重的蚕丝被,睡觉的时候就能把身体保护得好好的。

  除了以上的防内湿,如何祛内湿?汤军说,外湿会跟我们体内的坏分子们结盟,有的变成寒湿,有的变成暑湿,所以,想要精准祛湿还得先学会辨证。她给出建议——观察舌苔白还是黄?

  汤军主任来教大家观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厚腻,如果是的话,说明你体内的湿气确实较重,可以再进一步观察舌苔的颜色,一般白色的为寒湿,黄色的为暑湿。

  ●化解不同湿,吃得不相同

  虽然我们不是郭靖黄蓉,无法运功把体内的湿气逼出来。但别担心,汤军主任说了,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只要吃对了东西,效果也跟灵丹妙药一样。

  针对寒湿的人,可以多吃点葱、蒜、金橘、橘、芥末、姜、红糖、茯苓等辛温散寒燥湿的东西。

  针对暑湿的人,建议多喝红豆汤、绿豆汤,或多吃冬瓜、萝卜、菊花、荷叶、田螺等消暑化湿、清热利水的东西。

  ●湿重若伤脾,可以这么吃

  另外,不论是寒湿还是暑湿,体内的湿气重就会伤脾,引起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症状,如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腹胀、腹泻等,汤军主任也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开胃的茶与健脾化湿的药,不妨试试哦。

  开胃的茶:乌梅、山楂、鸡内金、炒谷麦芽、萝卜籽等。

  健脾化湿的药:藿香正气水(偏祛外湿,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保济丸(祛湿偏助消化)、六一散(清暑利湿)。


钱江晚报 名医馆 b0010 内湿如何防和祛,听听医生怎么说 2016-06-16 12895611 2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