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杭州新闻·人物

87岁的他想用自己的手艺
为G20添一份贡献

何阿奎:
小小拉链义务修
一修就是60多年

  本报讯 “现在G20要在我们杭州举行,我很自豪,我想做个热心的文明人,也为峰会出一份微薄之力。”说这话的是87岁的何阿奎老先生。他义务为大伙修拉链已有60多年。

  每个月第一个周六的早上,是杭州的雷锋广场的活动日,从2012年起他设摊修拉链,四年多四十多次的活动,一次都没缺席过。基本上每次活动,他都要站着修上五六十条拉链。

  手艺是年轻时做鞋学来的

  每个雷锋广场的活动日,杭州各个地方的市民来吴山广场找何阿奎修拉链,城西的、拱宸桥的、钱江三桥的,除了老年人还有不少年轻人。

  “何师傅很好的,技术好,又耐心。我去年找他修过一个包的拉链,现在用用还是很好的,这次又来了。”杨阿姨从文三西路赶来,这次拿来的是外孙的书包,拉链头松了。

  张先生说,他找何师傅修过牛仔裤的拉链,“何师傅很厉害的,什么拉链都能修,而且还免费。”

  为了修理方便,何阿奎工作起来几乎都是站着的,他话不多,一直弓着背埋头工作,“每个雷锋广场活动,我从上午8点多站到11点多,大概能修五十多条拉链。”

  何阿奎说,他老家在绍兴,14岁时,来到中山中路的一个做皮鞋的老字号里当学徒。老底子修拉链是做鞋手艺必须学习的。“后来,我去杭州卷烟厂工作。”那时是1950年左右,何阿奎就帮同事、邻居们义务修拉链,退休后,又在社区里摆摊义务修。2012年4月,他得知吴山广场里有个雷锋广场,就联系区文明办,主动要求设立一个修拉链的摊位,这么几十年下来,到底修了多少条拉链,何阿奎自己也数不清了。

  每个月自掏腰包买原料

  何阿奎有个墨绿色的环保袋,里面装着他的修理家当。

  两把尖嘴钳、几把锉刀、剪刀、针线,一副800度左右的老花镜,是专门修拉链用的。一个原本装保健品的木头盒子里,装满了各种型号的拉链头。

  何阿奎备了很多拉链头,有些是旧衣服旧包上拆下来的,更多的是买的。每个月,他都会自己拿出五六十元钱,去市场里买一批拉链头。

  最难修的是裤子拉链,拆开、缝回去,经常要花半个小时。“修拉链很吃力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要盯牢。”虽然累,但何阿奎说,做这个事情还是很开心,“现在年纪大了,体力上吃不消。修一个上午,要休息一个下午才能缓过来。”

  前几个月,他陆续收了4个徒弟,两个是以前的老邻居,两个是社区里的退休人员,希望以后他修不动了,徒弟们可以接上班。 通讯员 叶慧芳 本报记者 金丹丹 文/摄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人物 a0004 何阿奎:
小小拉链义务修
一修就是60多年
2016-06-27 钱江晚报2016-06-2700021 2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