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6版:今日下沙·社区

金婚夫妻魏张先与周杏花
从年轻到年老,一直充满文艺范儿

  本报记者 蔡杨洋 文/摄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羊,小孩子放学回家就要去割羊草。我们都会一起去,把割刀往田里一扔,比谁能把刀稳稳地扎进田里。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在田边的小溪里抓鱼玩。”

  ……

  对于六十多年前一起玩耍的孩童时光,已经72岁的魏张先和70岁的周杏花记忆犹新。这对恰逢结婚50周年的金婚老人,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也是携手变老的恩爱夫妻。

  对他们而言,共同的文艺爱好就像是彼此情感的催化剂,也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剂。在台前幕后的准备中,在弹拉说唱的配合中,他们缘定牵手、经营生活、结伴变老。

爱好文艺的他们,在弹唱的默契中结伴

  魏张先比周杏花大两岁,在中沙社区归属于同一个小组。小时候,他们一起上学、玩耍;长大后,他们也在同一个生产队参加劳动。

  同村的一位长辈看到了这对小年轻的契合,决心给他俩牵根线。

  “当时我心里非常高兴。其实我一直有追这位姑娘的想法,但还不敢说。”魏张先回忆说,虽然她个子小,但干活很麻利,在生产队摘棉花时总是得第一。

  就这样,他们订婚了。

  1963年,魏张先成立一支文宣队,吸纳了包括周杏花在内的三名爱好文艺的青年。魏张先是文宣队的主力,负责联系表演、写词编曲、后台伴奏、帮忙化妆。周杏花是台前演员,除了歌舞表演外,还在越剧里扮演老生。在一场场演出中,两人情谊日渐加深,在文宣队成立的第三年领证结婚。

  后来,周杏花因为怀孕退出文宣队。再过了几年,魏张先因为受邀到学校任教,也退出了文宣队。

  虽然忙碌于生活,但这对爱好文艺的夫妻,生活中依旧充满了琴声和歌声——夏夜乘凉时,常有邻居起兴要他们表演。他们也不扭捏,在家门口一个拉二胡、一个唱歌,赢得鼓掌声、喝彩声一片。

  他们时常感叹,要是有机会再上台表演就好了。这个愿望,在魏张先退休后,终于成为了现实。

每周三的艺术团排练,老夫妻几乎一次都不落下

  “当时,我哥哥创办江南印象艺术团,召集一群爱好文艺的群众一起排节目、办演出。”魏张先说,自己退休后,便加入了艺术团。

  拥有词曲创作以及文艺汇演承办经验的魏张先,很快成为艺术团的中坚力量。没过多久,他开始管理团队、编曲创作、指导演出,吸引了很多爱好文艺的居民前来参加活动。

  妻子周杏花,就是其中一位。“我很喜欢,天天去。”周杏花说,要是有演出,她就关了经验的理发店前去参加。

  现在,艺术团已交由他人管理。但每周三晚的排练,这对老夫妻几乎从没有缺席过。要是艺术团有社区巡演,他们也踊跃地参与。

  几年前,魏张先创作快板原创节目《颂下沙》,要在下沙各个小区里表演。“《颂下沙》一共有700多个字,她背得很辛苦。”魏张先指了指面前的老伴说,为了让她看清词,自己专门手抄了一份大字版的。

  “晚上睡觉之前背一遍,第二天一醒来再背一遍,看看有没有忘记。”周杏花笑着说,她把纸条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理发店没生意的时候就拿出来背,“从口袋里拿进拿出,那张纸都破了。”

  有时,周杏花在家里背词,魏张先就拿着纸帮她对,及时纠正错误。有时,魏张先教老伴唱歌,帮她抄歌词、下伴奏。“她还嫌我教得不够多呢。”他笑笑说。

  共同爱好文艺这件事,在融洽关系、促进和谐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共同语言多了,相互的理解就多了,感情也自然而然地更深。”魏张先说。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社区 q0006 金婚夫妻魏张先与周杏花
从年轻到年老,一直充满文艺范儿
2016-07-05 12906692 2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