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6版:嘉兴生活

木鱼水中游

——《受戒》读后感

  木鱼水中游

  ——《受戒》读后感

  凡皈依佛教的人都应受持戒律,以便更好修行,如不杀生、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等。汪曾祺的《受戒》则讲的是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主人公明子待的荸荠庵里的师傅都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和尚。仁山吃水烟,连出门做法事也带着他的水烟袋。二师傅仁海有老婆,三师傅仁渡喜欢打牌,“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我很享受全文洋溢的自由与安适,即使是和尚也可以娶妻、吃肉、打牌、唱荤段子。荸荠庵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不只栀子花香,顺着风我闻见我向往的生活,我向往的是住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整个镇子的人都互相认识,很淳朴,没有警察,谁犯浑全镇子的人都会站出来帮忙。上下层的房子,楼上床,楼下一张沙发,一张餐桌,一个冰箱,每天在家看看书出去散散步蹭个饭……这就是我在读这段文字时候的想法。就像这家人,“他家当然是姓赵。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老两口没得儿子。因为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

  小和尚明子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一板一眼的枯燥,印象中的和尚总是正襟危坐“哒哒哒”敲着木鱼。而菩提庵的日子清闲得很。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庵里的地铺的都是箩底方砖,好扫得很,给弥勒佛、韦驮烧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烧一炷香、磕三个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磬。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这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然后,等当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来,教他念经。不仅如此,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木桶、尖刀。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一切都没有佛门的清规戒律,一切是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

  平淡松散的故事里有一条清新的感情线,明子和小英子。从庵赵庄到菩提庵的河道是他们初遇的地方。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许!哗——许!”悠长的水橹声,木桨划过,仿佛时间在清流中静止,也在清流中永恒。明子住进菩提庵之后,因为精湛的绘画技能,小英子的娘认了他做干儿子。明子便常来小英子家帮着干农活,“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车杠上,不紧不慢地踩着车轴上的拐子,轻轻地唱着明海向三师父学来的各处山歌。”两人的感情线总是罩着苏北水乡朦胧的雾气,“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是我读过最舒放自由又最扣人心弦的单纯的初恋。

  “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苇荡芦花吐新穗,小小木鱼水中游。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沈育晓/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6 木鱼水中游 2016-07-08 钱江晚报2016-07-0800014;钱江晚报2016-07-0800015;钱江晚报2016-07-0800016 2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