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2版:浙中城事·教育

明明干得很卖力
老板却嫌我不会看眼色

  明明干得很卖力

  老板却嫌我不会看眼色

  浙师大行知学院暑期实践队刚从北京回来。“50元15天”就业体验下来,队员们黑了、瘦了,但也成熟了一些。

  “今天收入50元,支出1.5元,总节余268.5元。”“今天收入70元,支出2元,总节余294元。……”实践期间,每天晚上9点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寝的房间里,队员们都要汇报自己一天的收支情况。

  为了省下交通费,那几天,实践队员们习惯了步行上下班,每天几乎都占领了微信运动的榜首。

  队员们省吃俭用,在北京的农贸市场,1.5元能买两个大馒头或者是3个小馒头,分成一天的三餐来食用,不仅管饱还便宜。

  就着白开水吃馒头成了隐性约定,队员们总结为“馒头精神”。

  徐佳维到北京外研书店做店员一天工作10个小时;俞康康到饭店做帮厨,在高温的小厨房里和面、择菜;鲁伶俐到教育机构做话务员,用空余的时间去街上卖报纸……15天下来,27名实践队员尝试了话务员、书店店员、饭店帮厨、饭店服务员等20余种职业。

  在15天的就业中,27名实践队员们的表现如何?各行老板纷纷打出了分数。

  家境富裕的俞康康在距离驻地10公里远的一家大饭店做帮厨。他在仅有20平米的厨房里工作,中午开起灶头烧菜时,小房间里最高温达40多度。

  俞康康觉得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但负责带他的厨师长张师傅却给他打了8分,张师傅说:“扣掉的这两分,一分是因为缺少经验,一分是因为不会看眼色,不知道主动帮忙。”

  作为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在一家书店工作的徐佳维获得9.9分的“就业体检”健康值。

  最让书店负责人印象深刻的是,徐佳维第一天来店里时北京正下着大暴雨,徐佳维主动跟着去书店地下室“抗洪”,帮助居住在地下室的其他员工搬物品。看到佳维湿了整条裙子,老板心里既心疼又欣慰。

  “但我不能给佳维打满分,因为她来的时间不久,对书架上的书还不够熟悉。”书店的杨阿姨评价,“不过这孩子很大方,敢于和陌生人交流,能主动表达自己的心理想法。我挺喜欢!”

  本报通讯员 董雯婉 本报记者 郎擎宇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教育 j0002 明明干得很卖力
老板却嫌我不会看眼色
2016-08-03 钱江晚报2016-08-0300007;12923141 2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