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4版:浙中城事·公安

警营“秀才”刘炜:
写材料要上接仙气,下接地气

  警营“秀才”刘炜:

  写材料要上接仙气,下接地气

  周静莉/文

  刘炜,金华市公安局办公室调研科民警。

  整天埋头于办公室公文写作,这样的工作,不免与“枯燥乏味”挂上钩。面对“枯燥乏味”,刘炜却“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潜心修炼着这门“武功”。他喜欢自嘲,将自己比作“中华田园犬”,俗称中国的土狗,不起眼,却打不跨压不倒,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顽强地生存着。

  一心一意扑在键盘上

  写材料有“洁癖”

  2012年,刘炜从江南公安分局三江派出所借用到金华市公安局办公室。三江派出所可谓市区最忙碌的派出所,出警量大,事特多。从基层派出所到市局办公室,令人“羡慕嫉妒恨”。

  然而身处其中,方知个中滋味。被市局办公室借用的半年,是刘炜压力最大的日子。写材料,是最基本的工作。虽说刘炜爱好写作,公文写作却是他触及不多的。逻辑性强,结构严密,语言精炼……要求高,不比平日里的文字,可以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刘炜相信事在人为。他请教高手并模仿高手,从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有时候,一篇文章就要修改七八次。刘炜也曾质疑,自己真的是写材料的“那块料”吗?“说真的,那时真的要崩溃了。但回过神,马上会提醒自己决不能放弃。”多少次,刘炜振作精神,理清思路,重新敲起键盘。看似轻松、只要动动笔的工作,其实也和基层一样,刘炜已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个挑灯夜战、独坐至天明的日夜。

  虚心好学,勤奋努力,刘炜渐渐地摸出了门道。之后,刘炜调到了市局办公室。

  刘炜说,在办公室调研科,个人能力是基础,团队合作是核心。在个人独立完成大部分材料的基础上,对于特别重要的大型材料,一般是大家一起商量如何布局,各抒己见,确定方案后,分工协作,分块撰写,完成后进行统稿、校对、送审。

  刘炜说,细节反映作风,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名“文字工匠”,发扬“匠人精神”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初稿完成后,调研科所有同志一起校对,给领导审核后,再进行修改,然后又是校对,反反复复,直到材料通过。”

  刘炜不允许自己出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每次写完后,自己先要校对二三遍,再拿出手。“校对需要认真认真再认真、仔细仔细再仔细,文中出现一个错别字,就好像100减1等于0。”刘炜会觉得特难受。

  每日纠缠于文字的海洋之中,刘炜却另有一份满足,他觉得自己挺适合,也蛮有成就感。每当文章写成,总有一种聆听婴儿初次啼哭的喜悦。

  “从派出所到机关,其实只不过是从一个战场向另一个战场转移。”虽说不用值班处警、调解纠纷、办理案件,加班加点没有在派出所时多,但通宵达旦写东西也是常事。“年轻人本来就应该多干点。在任何一个岗位上,想省力又要出成绩那是不可能的。”市局1号楼708办公室夜间常年不灭的灯光,便是最好的证明。

  加班多了,自然家里是顾不上了。家人都住在乡下,来回费时,刘炜每周最多回家两三次。说到一双可爱的女儿,刘炜幸福中透露着满满的愧疚,觉得自己欠她们太多。好在家人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刘炜便可以一心一意扑在键盘上,夜间晚了,便在单位里的休息室凑合一夜。

  一天不学习

  就觉得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写材料“功夫在诗外”,刘炜深谙其道。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这社会变化太快,一天不学习,就觉得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看着微信群里有的领导一个星期要读两本书,还写读后感分享,刘炜心里是既钦佩又汗颜。“多看书,视野才能开阔。”刘炜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六步法”,精心选书、读一不二、做好摘录、精要概括、融入生活、撰写札记。

  为借鉴“他山之石”,刘炜自费成为“老秘网”高级会员,并购买《公文写作百法例讲》,孜孜不倦地从中汲取养分,永不停息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为提高工作效率,他读了《拖拉一点也无妨》《超级时间整理术》等时间管理类书籍;为使家庭关系更加和美,他读《爱的五种语言》《为何家会伤人》等等。一本书不读完,不读下一本,不弄懂这一句,不读下一句,他非常认可曾国藩的这个读书原则并自觉遵循着。读完一本书后,要求自己用非常精炼的一句话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以求真正的读有所获……

  读书之外,刘炜更注重日常积累。看到让他眼前一亮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某一张图片、某个事例,或是某些数据,他从不放过,都一一摘录下来。“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才能写出有活力、有深度的公文。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就会‘上不接仙气、下不接地气’。”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内容以及重要会议精神、全市公安机关特色亮点工作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刘炜关注的,是其写材料的“源头活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今,刘炜深深地体会到这老话的深刻含意。4年前,刘炜得了肾结石,做了碎石手术,不想又复发了。“以前在派出所时忙起来是顾不上喝水,现在是水喝得多了,但材料写起来会忘记时间,坐得更多、动得更少,难得上洗手间起来走一下。”刘炜只得加大运动量,想它自个排出体外,石头却一直岿然不动。医生建议住院手术。“住院就得请假,自己的活就要其他同事分担。”刘炜心里过意不去。就这样,刘炜拖了又拖。

  刘炜时常会想起在三江派出所奋战的岁月,以幽默自嘲为要义的“中华田园犬精神”,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口号的“三江· 骑迹”单车俱乐部,以“绿色低碳、志趣高雅”为内涵的“渔夫精神”。这一系列的“三江精神”,不论何时何地,都无法令他忘怀,同时也指引着他永不止步、不断前行。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公安 j0004 警营“秀才”刘炜:
写材料要上接仙气,下接地气
2016-08-03 钱江晚报2016-08-0300007;钱江晚报2016-08-0300015;钱江晚报2016-08-0300013;钱江晚报2016-08-0300014;钱江晚报2016-08-0300016;钱江晚报2016-08-0300017 2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