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4版:浙中城事·镜像

高温下,有一群爷爷奶奶
送孩子,等孩子,接孩子

孩子在培训班里学技能,你很放心
但别忘了,也对陪读在旁的你的父母,道一声辛苦

  俗话说,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

  眼下正是暑期,金华市区,各种暑期班和兴趣班开放,其火热程度,犹如这夏季的高温。

  在市青少年宫各钟培训班窗外,那些探头探脑,窥探教室里一举一动的陪读家长,成了暑假里一道特殊的景观,在这道景观里,最忙碌的却是那些两鬓斑白的老人。

  子女要上班,没空照看小辈,老人们只好默默地承担起了接送孩子和陪读的重任。

  在这群忙碌的身影中,家住金华婺城区琅琊镇61岁的郑阿姨,堪称最牛陪读家长,身为外婆的她,每天要陪四个孩上兴趣班。

  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女婿在深圳工作,大女儿女婿也要上班,四个外孙,最大的10岁,最小的才4岁,都要她带在身边。

  几乎每天天刚亮,她就要起床准备饭菜,早上6点,带着四个孩子,从琅琊镇坐公交车来到金华双溪西路上的青少年宫。

  由于孩子们兴趣不一样,参加的培训班也各不相同,有贻拳道、语文、奥数、英语、画画等,这样一来,她就要辗转在各个培训班之间,一个个安顿好之后,稍稍喘口气,又要准备孩子们的中饭。

  下午4点半培训班结束,郑阿姨又带着四个孩子匆匆赶车回家,算起来,她一天要忙碌十多个小时。

  这些陪读的家长几乎天天在这里见面,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成了好姐妹、好朋友,谁有困难都会互相帮衬。

  在走廊上,来自金东区曹宅镇的胡女士,安顿好8岁的儿子到奥数培训班后,她感觉头晕乏力,脸色发白,瘫坐在椅子上。

  “是不是中暑了?”旁边的阿姨们赶忙拿水过来帮忙。倒水的倒水,扭痧的扭痧,忙活了20多分钟后,胡女士才觉得舒服了许多。

  等孩子们都进教室了,这些爷爷奶奶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或找个有空调的地方打盹,或在树荫下用扇子、湿毛巾对抗酷热。

  记者问他们,热坏了吧,一位奶奶回头看看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外孙,“我们累点,又不要紧的。”

  时补法 本报记者 陶玉其 文/摄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镜像 j0004 高温下,有一群爷爷奶奶
送孩子,等孩子,接孩子
2016-08-05 12924636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