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用·新教育

放缓教学进度,一年级“零起点”;遇到心理困惑,校园里有地方能倾诉……
在选择中寻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是浙江教育改革贯穿的主线

浙江中小学的这些做法,值得点赞

  心理健康教育受关注

  【现象】

  ▲十年前,作为浙江大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周佶进入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成为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至今已辅导过近3000例个案。

  刚开始做心理辅导的时候,由于社会心理普遍对于心理咨询存在偏见,周佶的心理咨询室常常面临门可罗雀的局面。一个学期下来,来做咨询的孩子不超过10个。

  而现在,来找他做心理咨询的孩子,除了本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其他中小学的学生。他每个月的预约表,总是不到三天就排满。除了工作日中午的两个小时,他的每个周日也都用于接待来做咨询的学生和家长。

  这种转变,除了一般人对于心理健康认识的重新评估和定位,更重要的是经过心理辅导之后,孩子们行为的明显变化,让大家看到了心理辅导的巨大力量。

  据了解,杭州下城区将建立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在各校心理辅导站的配合下,对全区3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同时,对于心理高危学生建立干预方案,报相关部门备案,并积极寻求专业支持,为他们搭起心灵救护桥。

  分析——

  小学生连换三男友,以及各种校园欺凌事件,无不反映当代中小学心理教育缺失,尤其是青春期的心理教育。这已引起了浙江教育界的重视。

  “从小学到初中,许多孩子最容易产生的不适应,就是心理上的不适应,小学阶段,可以与几个好朋友一起做所有的事情,但是到了初中,孩子们会发现自己有了群体概念,在不同的人面前要做出不同的姿态,这就容易带来一些心理问题。”杭州下城区青春健康俱乐部的一位负责老师分析,“所以俱乐部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进行辅导。”

  浙江现在到底有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摘编》里这一条说得很清楚:

  第三十八条 每班每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少于2课时。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沈蒙和

  《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关政策要求摘编》除了明确注出了那些违规的办学行为,同样,对那些值得点赞的行为,也有详解。我们选取了其中几条,详细解读一下,如果你还不过瘾,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升学宝”看全文。

  越来越丰富的课程表

  【现象】

  ▲早晨8点的铃声还没响,台州横湖小学已是书声琅琅。当天,五年级作文课的主题是“不写作文、改说作文”;数学课则是一项研究性学习:讨论“一亿有多大”。这是学校在适当降低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广度,扩大知识容量。为利用有限时间进行知识“扩容”,学校在维持周课时总量不变前提下,适当减少基础文化课程的课时量。

  ▲面对“7选3”新高考,义乌中学贯彻选择性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专长、借力社会和家委会的优质资源,开发、开设出153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比如,《伏锐说书》是语文老师伏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开发的校本选修课,从2009年开发至今,内容从对传统小说片段的评叙说表到对义乌本土文化故事的发掘、整理、演说,侧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演讲技巧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

  分析——

  浙江大学教授方展画认为,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授”:教育内容是考什么教什么,教学策略是缺什么补什么。“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教育怪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当代教育必须要“选择”。选择性的意义在于“私人定制”,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改革,说白了,就是要探索“兴趣特长导向”的教育新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学习潜能,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从中小学选课到高考选考,在选择中寻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是浙江教育改革贯穿的主线,也是我省中小学课程表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

  浙江省对中小学课程设置早有规范,《摘编》里梳理得很清楚:

  第十四条 小学、初中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分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

  第十五条 小学、初中制定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

  第十七条 高中开足开全四类选修课程。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零起点”教学

  【现象】

  ▲2014年9月起,杭城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实行“零起点”教学。

  同年,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一共招收了8个班,共320名一年级新生,零基础的孩子大概有100人左右,约占全部学生的3成。

  为了这些零基础的孩子,老师放慢了教学进度。一年级的老师们也发现,在拼音学习上,还是零基础的孩子比较好教。很多学生上的学前班,都不是很正规,有些都教错了,去纠正他们很困难,当着面教了几遍,改过来了,一走开再回来看,又变成老样子。

  分析——

  2014年2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的通知,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同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转发了省厅的通知,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9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

  什么是零起点?教育部门打了个比方,那就像一张白纸。

  孩子还没上学,就开始学拼音、学算术,肯定不算零起点,因为这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也是启动“零起点教学”的初衷。

  杭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在幼儿园阶段提前给孩子上学科性的知识。现在家长“抢跑”太厉害了,这种盲目拔高现状,应该得到改变。

  在很多小学低段老师的从教经历中,零基础的孩子最终学得并不差。采荷一小语文老师李琳说,自己班上曾有个女孩子,入学前什么都没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妈妈很焦虑,担心在班里跟不上。

  刚开始的半个月,小女孩学得有些吃力,但她有一个特点,听课特别认真。两个月后,她的书写速度快起来了,字也写得越来越端正,现在各方面都不比其他学生差。

  在老师们看来,学习是一个长跑,好习惯就好比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坚持跑下去的基础和动力。浙江提倡孩子零基础进校,更鼓励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多培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阅读习惯等。

  因此,当你的孩子遇到《摘编》里提到的以下情况,应当给学校点赞。这样做是符合办学规范的,也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十四条 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九月份为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一年级要适当延迟到校时间、缩短课时长度、放慢教学进度,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时间。

  第五十二条 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尤其是一上学期的学习要求,适当延长拼音教学时间。不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不组织口算比赛。


钱江晚报 用·新教育 b0002 浙江中小学的这些做法,值得点赞 2016-08-19 12931140 2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