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6版:全民阅读·晚潮

恩师杨家麟

  1981年,仓前中学要招收一个重点班,通过考试,我有幸成为杨家麟老师的学生。

  杨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高度近视,戴一黑框眼睛,面容清癯,说一口杭普话。

  因为是重点班,我们初一这个班的学生与初三三个班一起,在仓前的林场校区住校就读。我们的校舍就坐落在葱郁静谧的万金山下。

  农村的孩子很少有十二三岁就离家住读的。当时交通也极为不便,不要说公交车,家里连自行车都买不起,我从家里走到学校大概要步行2个半小时。因此,当时的老师,与学生一起住在学校,除了教书,还要关心我们的生活。

  杨老师上课,我从来都是认真听的,或许他是城里来的缘故,具有一种独特的文人气质。

  每次下课后,杨老师就会用工整的板书在黑板右侧抄上一首唐诗,让同学们背诵鉴赏。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节语文课后,杨老师抄写的是一首《咏鹅》。

  杨老师还是我们生活的启蒙老师。初一年级时,学校还没有自来水,我们自己带米蒸饭,每次淘米,都要去学校边上树林里或者茶树丛的小溪沟,水是山上流下来的,还有股甜甜的味道。淘好米加好水,抬头时就会看到杨老师站在远处,笑咪咪地等着,帮我们把饭盒码到食堂的大蒸笼里。每天晚自修结束后,他定会在教学楼北面二楼昏暗的灯光下,目送我们走过校后那片桑树林,那条蜿蜒的小路,回到寝室。

  我读初三时,杨老师做了校长,即便工作繁忙,他依旧与我们住在一起,一周才回家一次,每个晚自修,窗外都会闪过他清瘦的身影。

  我们这届史无前例地考上了8名(往年每届最多1-2名)。发榜那天,正值酷暑农忙时节,杨老师首先得到了消息,他激动地骑上他的28寸自行车为我们住在仓前乡各村的8名同学一一报喜。当他风尘仆仆地骑到我家,我奶奶告知他我在种田时,他又匆匆赶到我家田头,当时,我在稻田的那头,头戴草帽、手持秧苗、双腿插在发烫浑浊的泥水里,看到老师急急从自行车上跨下,同时传来他兴奋响亮的喊声:“乔国琴,你考上中专了!”

  杨老师的喊声给与的幸福感,至今留在脑海。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晚潮 b0006 恩师杨家麟 2016-09-18 12951301 2 2016年09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