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3版:嘉兴生活

所有结局都合乎情理

——《使徒行者》观后感

  所有结局都合乎情理

  ——《使徒行者》观后感

  《使徒行者》是由文伟鸿执导,王晶、乐易玲监制,关皓月担任编剧,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佘诗曼等主演的电影。它讲述了警队“卧底”配合警察剿灭郭铭犯罪集团,而其手下两名重臣少爷和阿蓝命悬一线,一场警方与歹徒的生死之争的故事。截至发稿前,《使徒行者》的票房已达到5.62亿元。电视剧版《使徒行者》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时装警匪电视剧。由林峯、苗侨伟、佘诗曼领衔主演,文伟鸿监制。该剧聚焦在灰色地带下挣扎求存的警队卧底生活,寻找利益集团幕后黑警。二者都水准很高,广受好评。

  尽管只有佘诗曼饰演的阿钉和许绍雄饰演的欢喜哥是电视剧版的原班人马,但电影版的故事背景还是借电视剧版的深厚土壤继续发展的。不过要将两个版本的《使徒行者》放在一起作比较其实是有些牵强,因为电影和电视剧在叙事方式和拍摄技巧上本身就是不同的,况且故事情节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拍摄上,说真的,电影《使徒行者》的表现全程无尿点。尤其是巴西枪战,在拍摄前刚发生过真实枪战的巴西贫民窟,可以说主演是用生命在拍戏。当然枪战拍得最好的我认为是香港导演杜琪峰在2004年的作品《大事件》开场的7分钟长镜头,自然、流畅又加深了场面的紧张。《使徒行者》中的枪战出现在街道、隧道和地下停车场,很激烈但不意外。片中男主角在体育场里的对峙有点致敬《无间道》的意味,《无间道》是采用长焦镜头接正反打,表现出两个激烈的矛盾体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渺小而寻常的存在,正义战胜黑暗也是必然。而《使徒行者》的主角对峙是采用圆形轨道穿插正反打,但是除了渲染紧张气氛并没有其他的意味。比较有意思的是Q Sir死的时候,镜头中电梯迅速向下运行,不仅拓宽了画面深度,也暗示着Q Sir即将面临劫难,总体来讲,电影的暴力冲击是爽的。

  在人物的刻画上,电影中的阿蓝形象相对于少爷比较单薄,而少爷形象又太过饱满,以致于我都分不清少爷是敌是友。表面玩世不恭的少爷实则看出阿蓝的卧底身份,为了兄弟和干女儿的未来冒充卧底,实在是伟大到不讲道理。另外,少爷和阿蓝每次“办大事”都自带慢动作特效,冷酷的眼神,帅气的动作,因此相比之下我更怀念电视剧里爆seed和卓Sir的干净利落不声张,这难道不是卧底才有的素养吗。要说刻画的最好的人物还是电视剧中的欢喜哥,从做卧底到变节到金盆洗手再到帮助卧底,所有的转变都有理有据,是全剧人性最闪耀的一个点,也是我的泪点。当然,电影的时间有限,不能苛求这么多。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也无论情节如何离奇反转,最终都是回归到“情义”二字。电影中最经典那句便是“做兄弟,在心中”,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喜欢导演对兄弟情义的过分渲染,以致于整部电影都找不到卧底与大魔王的正面交锋。你为我挡枪,我为你与杀手同归于尽,情深至此,难怪被观众喊话“在一起”。对情义二字的表现,电视剧做得更加精致和深刻。卧底的结局无非是变节和忠于职守,欢喜哥出于对财富的追求变节,林希微出于对爱情的追求变节,爆seed和阿钉尽管忠诚不二但在过程中也对自己的任务产生过怀疑。卧底每天都在刀尖上行走,做卧底为了什么呢,正义吗?可是剧中那些每天越是口口声声“正义”“安全”“香港市民”的越可能是黑警。阿钉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保护不了,那做这些事还有什么意义呢”,做兄弟,在心中,做卧底,没有心。

  我之所以认为所有的结局都合乎情理,是因为卧底并非草木更不是机器,再忠诚的卧底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就是一种叛变的过程,叛变得越彻底,任务完成得越出色。卧底的一念之间,便是地狱和天堂的差别,但愿世间少一些犯罪,如此就没有卧底这样非人的职业。

  沈育晓/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3 所有结局都合乎情理 2016-11-11 钱江晚报2016-11-1100015;钱江晚报2016-11-1100016;钱江晚报2016-11-1100017;12977595 2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