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3版:今日下沙·开发区

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开发区创新平台和建设

深化产城融合,助推开发区发展

  编者按:作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的G20国际峰会落地西子湖畔,必将驱动杭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迈向中国有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杭州东部湾的开发区,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在向国际化迈进的道路上,开发区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和障碍,如何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抓住机遇,寻找开发区向国际化迈进的突破口,各界人士提出了各种见解和思路。在此,我们摘其精要,以飨读者。

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开发区创新平台和建设

深化产城融合,助推开发区发展

  受访人: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邵言波博士

  我认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增长的载体,产业发展与城市转型调整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互适机制。产城融合是实现两者高度耦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法。

  A

工业区与新城实现联动发展

让居住、工作、生活相融合

  产城融合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融合”即工业区与新城实现联动发展,通过完善工业区的配套设施和交通条件,促进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娱乐区等相关功能区块之间的有机融合,打造有利于工业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区域、城镇的整体发展。“内部融合” 即实现工业区内部“居住、工作、生活”等功能的融合,促进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形成集聚效应,推动服务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城融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配合和支持。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创业二十年、在全省排位领先的国家级经开区,近年来,依托国家级开发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科创园区等载体,在产业集聚、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创了良好局面,为杭州下沙副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产城融合方面,仍面临着要素制约日益凸显、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产业集聚尚未形成、等诸多挑战。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夯实产城融合基础。把产业作为立城之基、兴城之本,坚持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园区支撑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以产兴城。

  B

科技创新引领

实现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全面转型

  产城融合发展迫在眉睫,要在已有的城市发展成果上,加快“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实现城市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此外,通过物联网技术推广、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制造服务企业培植,实现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全面转型。

  而在质量品牌建设上,开发区还将通过“三名”工程,加快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化,实现高品质“下沙质造”。当前,为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提升产业质效,全面构筑竞争新优势,努力成为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的引领区,重点是做到“一聚焦三强化”,即聚焦“4+1”产业集群,进一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

  注重产城联动,弥补产城融合短板。以产兴城、城兴促产。系统谋划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决不能把产业和城市割裂开来,必须把产与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促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同步、整体推进。现代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双方的发展互为前提,缺一不可。

  坚定科技创新引领,凸显产城融合特色。“产城融合”的内在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营造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开发区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城融合之“城”,是宜居宜业之城。宜居宜业,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产城融合的必然选择。当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现代化智慧副城的建设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质、营造智慧生活环境、建设生态绿色家园,打造智慧化创业创新生活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构筑绿色生态安全网,建设生态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开发区 q0003 深化产城融合,助推开发区发展 2016-11-21 钱江晚报2016-11-2100014;钱江晚报2016-11-2100015;钱江晚报2016-11-2100016;钱江晚报2016-11-2100017;钱江晚报2016-11-2100018;钱江晚报2016-11-2100019;12983291| 2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