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6版:用·名医馆

成立半个多世纪,迄今有成员270多人,都是各国最顶尖的眼科医生

全球最神秘的眼科医生俱乐部
第一次有一位中国医生加入

  几天前,一封邮件从欧洲发来:国际人工晶体植入俱乐部(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Implant Club,以下简称IIIC)以全员满票通过,欢迎中国眼科界的领军人物姚克加入。

  比起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对智商的高要求,IIIC显得更挑剔——前两年只吸纳了两名成员,今年也仅增加了十位。俱乐部不接受报名,只采取主席提名制,且必须所有成员一致通过。

  此前IIIC看中的多是美国、欧洲的专家。这个神秘的俱乐部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浙江的姚克医生?

  当杭州人为G20骄傲时,或许还没意识到杭州的眼科发展,也已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聚焦点。

  20岁子承父业

  曾被派到瑞士读博

  收到邮件时,姚克正在看门诊。尽管政协、农工民主党、医师协会、学校的很多工作要参与,但他每周两次门诊、两次手术的安排,雷打不动。

  医学界没有速成的。经济上可能有暴发户,但作为医生,重大创新也好,打破常规也好,都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对此很认同。今年,已是他从事白内障临床和研究的第42年。

  1974年,20岁的姚克子承父业,成为一名眼科医生。1988年,他被公派到瑞士读博士,颇有“开眼看世界”的感觉。怎么缩小差距?姚克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首创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将切口缩小到6mm。当业界都在提高该技术水平时,他已开展超声乳化手术。别人还在做大切口,他却已转向微切口。国内普及微切口时,2013年底,他率先引进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用飞秒激光完成晶体切割,让手术进入“无刀时代”。

  面对一项新技术,姚克从不做打压者,而是做思辨的鼓励者和实践者。

  从追赶的姿态,到如今的引领,他也深知一个人包办不了所有的道理。手术室里,他带领着徐雯、申屠形超、俞一波、陈佩卿,老中青三代四位学生,一起研究飞秒激光技术。

  病人从全国各地赶来,数据也不断被刷新——目前,浙二眼科中心年手术量已达5.5万,年门诊人次突破60万。

  明年夏天,全球最大规模的眼科大会之一——亚太白内障屈光大会将在杭州举行。大会主席、澳大利亚“眼科老大”Graham Barrett教授,早在去年便提前来考察。

  Graham Barrett教授专门研究白内障,当他留意到浙二眼科中心每年白内障手术量突破1万台时,神经被挑动了起来。“你们用上了最新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技术,这机器特别贵、技术这么先进,我所在的澳大利亚的医院还没引进,你们跑到我们前头去了”。

  他回国后,干了三件“破格”的事——

  破格增设姚克为亚太白内障屈光大会唯一的副主席。

  破格邀请姚克为最权威的行业杂志《Eyeworld亚太版》的首位客座主编。

  破格提名姚克作为首位中国人进入IIIC。

  推荐理由这样写道:姚克创办了中国首家“汽车眼科医院”,通过手术帮助3万多位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他毫无保留把自己独创的手术“绝活”传授给年轻医师,他活跃于国际学术讲坛,推动国际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

  中国眼科“掌舵者”

  创新要让老百姓用得上

  最近,姚克很忙。团队研发的白内障载药人工晶体,刚刚拿下国家专利。

  针对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炎症甚至感染,这项发明可提前将药物放置在晶体上,以预防问题的出现。历经12年的研究走到临床应用,只差最后一里路。可以说,实验室医学的曙光即将照耀到病床上。

  医学转化,是姚克受访时反复提及的词。“不能只想着发表论文,现在很多东西创新出来,要转化到临床,让老百姓用得着、对老百姓好。”

  上个月就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成为中国眼科“掌舵者”的姚克,接下来显然会更忙。

  他心中有个时间表。目前中国有1000万的白内障患者,每年新发患者大概有100万~150万,需要每年做白内障400~500万手术。“到了2020年,世卫组织说的让每个人看见的目标,中国应该能实现”。

  当然,这不是姚克一个人的事请,而是他和中国近4万名眼科医生共同努力的防盲治盲事业。


钱江晚报 用·名医馆 b0006 全球最神秘的眼科医生俱乐部
第一次有一位中国医生加入
2016-11-25 12986088 2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