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墙体材料改革 助力“两美”嘉兴建设
章鸣泽/文
加快墙体材料改革 助力“两美”嘉兴建设
据统计,嘉兴市曾有粘土砖瓦窑377座,历史最高年产量为70亿标砖,耗粘土约1000万立方米,相当于5000亩耕地被平均挖深3米。多少年来,传统制砖业严重吞食着嘉兴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粘土资源。
墙体材料改革,就是要改革沿用几千年的“秦砖汉瓦”——粘土砖,通过发展、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达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资源、改善建筑使用功能的目的。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以非粘土为原料生产的,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能源等特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墙体材料。
嘉兴市墙体材料改革工作以贯彻落实《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为主线,把控墙体材料生产、应用两个环节,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从城市到农村,加大新墙材推广力度和应用空间;引导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稳步推进墙体材料改革工作。
开展行业整治,关停粘土砖瓦窑
为贯彻执行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999年,嘉兴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粘土砖瓦行业整治工作。至“十一五”期末,全市粘土砖瓦窑从377座下降至59座,产能从90亿标砖下降至31.8亿标砖。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意见》和《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实施“两退两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若干意见》精神,2013年,经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通过,嘉兴再次率全省之先出台《嘉兴市粘土砖瓦窑关停淘汰行动方案》,下达四年内关停全部粘土砖瓦窑的目标任务。
根据统一部署,各地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粘土砖瓦窑关停工作。各级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对粘土砖瓦窑企业依法用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劳动保障、依法纳税和产品质量、生产应用等方面的执法力度,通过工业企业绩效评价机制对粘土砖瓦窑企业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等差别化价格政策,充分发挥差别化价格机制在关停粘土砖瓦窑工作中的作用,限制粘土砖瓦窑生存空间,倒逼粘土砖瓦窑关停。为保障关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市财政下达了关停粘土砖瓦窑工作补助资金720万元,各地积极落实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制定补偿方案,落实补助资金,妥善解决关停工作中涉及的资产补偿和职工安置等问题,使关停粘土砖瓦窑工作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目标。海宁市、平湖市和南湖区都提前完成了关停粘土砖瓦窑工作。
“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共关停粘土砖瓦窑51座,关停比例86.44%,淘汰落后产能27.45亿标砖,腾退低效用地5274亩。2015年粘土砖产量2.62亿标砖,比“十一五”末期下降82.52%,生产比例下降33.8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下达关停粘土砖瓦窑的目标任务。2016年,全市最后8座粘土砖瓦窑列入关停计划,目前已进入签订关停协议和企业资产评估阶段,按要求将于春节前实施关停。
控增量提存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关停粘土砖瓦窑有效地遏制了粘土砖的生产和应用,使新墙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显现出新墙材产业层次不高、部份企业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同时受劳动力供给紧张、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影响,劳动强度较大的墙材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靠人工操作的生产方式也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全市墙改系统以“提高增量水平、提升存量质量”为目标,努力推进新墙材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暂停对产能过剩产品项目的审批,制止盲目扩建与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培育发展工艺装备技术先进、利废量大、产品符合建筑业发展方向的骨干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新墙材专项基金的调控作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提高企业装备集约化和自动化程度;落实政策法规,加大“低小散”企业整治力度,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符合建筑市场需求的落后生产能力。
通过“发展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工作的实施,使新墙材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产能过剩逐步改善,行业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4家企业获评为浙江省新墙材龙头企业,浙江索纳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全省新墙材行业内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从城市到农村,加大新墙材推广力度
从《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的颁布到《浙江省城市城区建设工程全面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墙体材料改革在生产领域完成了从粘土砖到新墙材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应用领域完成了从“禁实”到“限粘”再到“禁粘”的跨跃。在城市城区全面完成“禁粘”目标的同时,新墙材推广应用的重点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
“秦砖汉瓦”几千年,影响根深蒂固,粘土砖依然是农村建筑中墙体材料的首选。改变传统观念,是开展农村“推新”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嘉善县开展了“致农户的一封信”活动,向全县5000个农户家庭宣传墙体材料改革政策,介绍新墙材产品和性能;海宁市举办农村泥工木匠新墙材应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开展新墙材企业“一帮二”结对农户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做一家一户弃粘推新工作,打消农户使用新墙材顾虑,为开展农村“推新”工作宣传造势。同时,各地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为契机,以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政府补助的农户拆迁安置房项目为突破口,出台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农村新墙材应用试点。
通过宣传引导、试点示范、资金扶持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新墙材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农村新墙材建筑应用试点6389户,建筑面积120.64万平方米。2015年,秀洲区沙河景园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新墙材应用示范项目,并与平湖文丰花苑、海盐凤起小区申报并通过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部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验收,三个项目所在村和项目使用新墙材的生产企业分别被授予“节能建筑推广村”和“节能砖生产推广企业”称号,为新墙材在农村建筑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地示范作用。
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各类废弃物大量排放和堆存占用宝贵土地、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城乡建设发展对建材产品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充分发挥新墙材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利废的特性,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更好地服务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政府中心工作,是新墙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嘉兴市新墙材行业不断加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发与投入,加快发展以建筑(装修)垃圾、工业废渣、河道淤泥、煤矸石等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墙材产品,努力在墙材行业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浙江中悦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通过科技、工艺与装备的优化组合,实现以河道淤泥、造纸污泥、粉煤灰和煤矸石为原材料全废料生产,生产过程开展尾气达标治理,实现利废、治废、达标排放的有机结合。企业年处理各类废弃物20万吨,造纸污泥生产烧结保温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通过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验收,在行业内发挥了积极有效地示范与引领作用。
桐乡市同德墙体建材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合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利用废弃物制砖的研发,在同行中率先开展管桩余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年处理各类废弃物18万吨。企业拥有工艺发明专利2项,省科研成果3项,并获得全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和浙江省新墙材龙头企业等诸多荣誉。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示范企业的引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新墙材行业发展迅速,不仅有效缓解了原材料资源约束,也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嘉兴市新墙材产量146亿块标砖,节约土地1万亩,节能90万吨标煤,减少废气排放227万吨,综合利用废弃资源2500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十三五”已经开局,嘉兴市墙体材料改革工作将继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建筑、节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引导墙材产业向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升级,推动墙体材料改革,助力“两美”嘉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