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那场“护蛋行动”,学生回忆道——
更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护蛋行动”带来了教育意义吗?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帮助吗?那就让12年前参与“护蛋行动”的学生自己说。
“今天,我们全班开展了一次‘护蛋行动’……本来我下课都是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的。可今天不行了,因为要保护蛋,我走路都是慢慢的……擦地的时候,我怕鸡蛋被碰碎,就用一只手拿着它,另一只手擦地,但还是不小心把蛋掉在地上碰了一下,我吓了一跳,心都快跳出来了,赶紧把蛋拿出来看了看,不得了,蛋上面好像有一条裂缝!”
这篇看起来有些惊心动魄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护蛋日记”,出自杭州天长小学三年级小朋友小杨(化名)之手,不过在时间上还要往前再推12年。
2005年,那是杭州天长小学第一批“护蛋人”诞生的日子,孩子们要把鸡蛋挂在脖子上,并坚持一个星期。
对于年少时的校园经历,现在已经是大姑娘的小杨依然有印象,“往常追来闹去的课间突然安静多了,脖子上挂着鸡蛋的同学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只要鸡蛋始终不破就有奖励,这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小杨现在在英国念书,对她来说,“护蛋行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为了保护鸡蛋,自己和爸妈想了不少办法。“同学们也都是全家出动,有捆棉花的,有套毛线袋的,还有缠上绷带的。现在想想,爸妈自己都没护过蛋,竟然能想出这么多办法。”
大家奇思妙想保护鸡蛋的氛围,回味起来还是很有趣的。小杨说,其实在保护措施上,就能看出大家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对小杨来说,护蛋的确帮助她和她的同学们增强了责任心,“就像对待鸡蛋一样,我们也会开始认真对待身边的其他小事,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等到长大以后,这种责任心才能帮助我们成就大事。”
楼说行是小杨当年的老师,目前是杭州崇文实验学校的学生处主任。
楼老师说,昨天她给当年的这批学生发了微信,结果有很多学生回复说,他们还记得当年的这次“护蛋行动”。
她所教的这个班,大部分学生现在都在国外,“看起来,这次活动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印记,我上课的内容他们肯定忘了,但对‘护蛋行动’仍记得。”
当年为什么搞“护蛋行动”?楼老师说,班里有些男生喜欢追跑打闹,经常受伤;还有学生丢三落四,责任心不强;有的学生自我意识强了,经常与父母顶嘴,“这些存在的问题,光靠老师说教是没用的,需要采取一些教育手段。”所以她借鉴了杭州时代小学的做法,“让学生把一个生鸡蛋当一个孩子一样养着,这是一次很不同的体验活动。我并没有指望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让学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能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留下烙印,就是一次有价值的活动。”
“护蛋行动”只是一种教育方式,还有更多其他的方式,“通过一次次活动,就能实现学生自我心灵成长的一点一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