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加装电梯,须正视难点
本报评论员 项向荣
近日,钱江晚报报道了《关于开展杭州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在征询意见中,这个《实施意见》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华家池34号的老教师们,早日装上电梯更有盼头了。
的确,在全国步入老年化的今天,白发人口日益增加,很多老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式多层楼房里,行动不便,连出个门买个菜都成问题,这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目前许多城市都在推进老小区加装电梯的政策指导,杭州是其中走在前面的城市之一。果真能解决这一难题,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我们要看到,并不是出台了政策,老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就能顺风顺水、一揽子解决了,甚至在出台政策之后,依然可能是举步维艰。对此,社会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是事情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首先,加装电梯关系到各方物业私权的复杂关系。的确,装了电梯,对于三楼及以上的老人来说,是大利好,上下楼梯这个大问题解决了,甚至房产也增值了。但是对于住在一二层的居民来说,却未必。电梯是后来加装而非原发设计的,必然外置凸出于外立面。电梯运行的噪音会不会影响一二层的居民?其次,外置的电梯还会对他们本来就不好的采光造成影响。这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应有权利,还会对他们的房产价值造成影响。因此,作为受益方是否应当对一二层的受损失方做出一定的补偿?而作为《实施意见》,也应当事先对此做出指导意见,以免在实施过程中纠葛不断。还要考虑到一点,即便受益方开出较高的补偿条件而一二层的居民哪怕只有一户不接受,这也是无法用少数服从多数的道德说教来强求的。因为你有加装的理由而他也有拒绝的权利,这是法律所赋予的私权的复杂性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各地加装电梯成功案例寥寥的原因所在。比如上海的指导意见出台好几年了,政府甚至给每台电梯补贴24万元,结果却依然只装了3台。
其次,即便冲破千难万阻全楼道都同意加装了,那也要对以后可能潜在的矛盾先做预案。电费怎么分摊?维修费用哪里出?这些自然是要事先厘清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同小区其他没有加装电梯的居民的意见。比如,老小区每幢间距比较窄,加装的电梯对于车辆进出有没妨碍?如何避免?对小区外观的整体协调性有无影响?台风天,外置电梯安全性如何?都应当对相关邻居做出解释并给予肯定的答复。谨慎是应该的,这关系到整个小区的和谐。
所以,鉴于加装电梯的先天不足,它必然是件费尽周折的事。有关部门的指导方针一定要细致入微,周到全面,从全局的和谐角度来解决问题。对于老小区加装电梯,我们是乐见其成,而应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