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切除,外加12次化疗,癌细胞还是转移到了肝脏
绝望中的希望:看人工智能挑战极限
本报记者 何丽娜 本报通讯员 于伟
明天是“国际护胃日”,我国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
晚期胃癌的诊治无疑对医生是一种挑战。好消息是,有智能机器人来帮忙了。近日,钱江晚报记者在省中医院体验了一位名叫沃森的机器人为晚期胃癌患者问诊。
胃癌转移到肝脏
国内专家诊治意见不一
患者今年48岁,姓陈,江苏南通人。他在2016年元旦的时候,最初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变黑,可他当时并没有在意,更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直到农历春节的时候,他因为喝大了呕吐,吐出一些咖啡色的东西,开始有点担心,但依然没上医院治疗。然后是到了去年的4月,他的大便颜色进一步加深,呈柏油样,同时身体也消瘦了不少,脸色发暗,他这才在家人的催促下上当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是胃癌,他做了手术之后又做了8次化疗。
可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病发现得太晚了还是他真的太倒霉了,在去年10月上医院复查时,发现肿瘤已经转移到肝脏,而且不止一个病灶,最大的有鸡蛋大小,而且非常靠近肝脏的大血管。手术是肯定不能再做了,他接受了4次升级化疗,糟糕的是并没能控制住肿瘤的进展,肿块继续变大,食欲继续下降,身体越加消瘦,全家人都陷入焦虑之中。
陈先生生病前从事医药工作,认识国内许多的知名肿瘤专家,那段时间,他曾拿着自己的检查报告去咨询这些专家,结果,每位专家对他后续治疗给出的方案都不相同,一时间他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超级大脑出力
僻出一线生机
今年的3月,陈先生偶然得知省中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专家程向东教授去年有一项关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研究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便赶紧跑来杭州。
在详细了解陈先生的病情后,程向东教授认为,陈先生属于IV期胃癌,目前一线化疗结束,效果不佳,但他还很年轻,需要慎重决策,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于是这个重任就交到了沃森的手上。
沃森有一个“超级大脑”,内存全球肿瘤研究的知识库。“这是任何一位肿瘤专科医生都比不上的。”程向东等医生将陈先生的多次诊治的资料和现在的病情一一输入沃森的“大脑”,很快它就根据自己掌握的循证医学、专家经验等综合给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每个方案后面还附上了它的充足理由,“理由往往就是相关学术论文的精彩一段。”
那么此时程向东的团队所要做的就是把沃森推荐的治疗方案再进行疏理,找出了对陈先生最佳的一个。“为此我们团队进行了多学科专家的联合讨论(MDT),比如因为沃森来自美国,它推荐的有些药美国有但中国没有,这种方案就不建议选。”程向东教授说,差不多前后讨论了一周,最终结合沃森的意见,陈先生安心开始接受新一轮的治疗。
相关链接:
下周五省中医院有“为胃护航”关注胃健康大型活动
★4月14日8:00~12:00的义诊,可在下周一至周四14:00~16:00前往门诊4楼门诊办公室A401室报名领号。当天到场参加活动的读者,还有机会获得书籍《胃癌早诊早治100问》一本。
★4月14日14:00~16:00沃森分享会:在省中医院门诊六楼会议室,医院为胃癌病友准备了3个免费体验的名额(每个价值2500元),就好像陈先生那样,先由沃森出大数据分析后的方案,接着由医院的胃癌多学科团队讨论分析,精选出最佳治疗方案。有需要的人可在下周一至周四14:00-16:00前往门诊4楼门诊办公室A401室报名参加筛选,是否适合参加以专家评估为准。